我读「玉台诗」,芬芳沁我肠。诗人逸兴多,香草托彷徨。
芍药思渺渺,蒹葭水苍苍。千古作寓言,美人在西方。
西方竟何许?求之见荒唐。昨云晤宓女,旋觉梦王嫱。
所居必金室,所倚必雕梁。一鬟千万值,一身百宝妆。
我诗亦此意,意与美人长。
【注释】
- 玉台体:南朝宋时,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结婚后不久,因战乱流落至长安。他怀念旧爱,写下《玉门诗》。玉门关外是胡地,故称“玉门体”,后成为闺怨诗的代称。
- 诗人:指徐德言。
-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
- 彷徨:徘徊不定。
- 渺渺:遥远的样子。
- 蒹葭(jiānjiā):一种草名。水边生长,初夏开花。常用作比喻,指思念的人远在天边。
- 金室:这里指富贵人家。
- 雕梁:精美的屋檐。
- 一鬟(huán):女子的发髻。鬟为环形发饰。
- 百宝妆:指妇女的装饰华丽。
【赏析】
这是一首拟作《玉门诗》的作品。
“我读‘玉台诗’,芬芳沁我肠。”这四句是全诗的开头,写读了《玉台诗》的感受。“玉台”即玉门关,这是一首写思妇怀念夫婿的诗。首联先点出题旨:“我”读《玉台诗》,觉得其芬芳沁人心肺。“诗人逸兴多”,“香草托彷徨”,诗人有闲情逸致,而香草寄托着飘忽不定的情怀。颔联两句,以芍药和蒹葭起兴,写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芍药思渺渺,蒹葭水苍苍。”“渺渺”形容遥远的样子,“苍苍”是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思念之情的绵绵不尽。“千古作寓言,美人在西方。”这两句说,从古至今,许多诗人都把这种感情作为诗歌的题材,而所思念之人却远远地在西方。作者由此感叹,自己的思念之情,究竟要寻求到什么地方呢?
“我诗亦此意,意与美人长。”结尾两句说自己写的这首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意境,而这份心意与思念的人却是永远在一起的。
这首诗以拟古诗的形式抒发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前六句写读《玉台诗》的感触,后两句写自己思念之意。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委婉含蓄,表现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