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负青山,当面对平筱。虽盘庐山底,仍出众山表。
隐隐苍碧间,禅房出树杪。古寺号「栖贤」,临流见幽窈。
涧水天上来,转觉瞿塘小。苏公拟三峡,三峡谁多少!
阴沈至渊潭,神龙起昏晓。寺前五老峰,远远闻啼鸟。
我从海上来,爱此红尘杳。既过涧中桥,无限清浪绕。
复饮招阮泉,秋风双袂袅。

【注释】

入庐山十五首:诗人在庐山游玩的诗作。

负:背负。

平筱(xiǎo):平坦的山野,指庐山脚下的平地。

苍碧间:青翠的树木丛中。

禅房:佛寺中的僧房。

栖贤:古寺名。

瞿塘:长江三峡之一,位于四川奉节县。

阴沈:昏暗阴沉。

神龙:这里泛指山中云雾。

五老峰:庐山的一个著名山峰。

招阮泉:即招隐泉,位于庐山西谷口。

双袂袅:形容秋风拂动衣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美景的七言绝句组诗,共十四行。每首都写景抒怀。前四首为第一组,写景;后六首为第二组,抒情。作者通过描写庐山的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背后负青山,当面对平篠(xiǎo)。”意思是说,我背着青山,面向平川小径。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背着山,面对着田野小路。

颔联“虽盘庐山底,仍出众山表。”意思是虽然盘绕在庐山底部,但仍然突出在群山之外。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盘绕在庐山底部,但仍然突出在群山之外。

颈联“隐隐苍碧间,禅房出树杪。”意思是说,青翠的树木掩映着苍碧之间,僧房从树梢上露出。这句诗的意思是青翠的树木掩映着苍碧之间,僧房从树梢上露出。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尾联“苏公拟三峡,三峡谁多少!”意思是说,苏东坡曾拟三峡之胜。而三峡之胜,又有谁能比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苏东坡曾拟三峡之胜。而三峡之胜,又有谁能比呢?

这首诗是苏轼游历庐山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