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晓寒轻,搴帷问去程。
野花檐外朵,蛮鸟树头声。
斥地时防晒,沙田近废耕。
眼看流寓夥,何计活苍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要注意把握全诗的内容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其思想情感,最后再将这种情感与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理解。

(1)

“十月晓寒轻”一句,是说十月的早晨天气寒冷,但并不十分沉重,这是写景,为下一句作铺垫。

(2)

“搴帷问去程”一句中,“搴”字写出了诗人对去向的关心。“去程”指离别时的行程。这句是写景,点明了时间、地点,为下文写别情张本。

(3)

“野花檐外朵”两句中,“野花”指路边的野花,“枝头声”指树上鸟儿的叫声。这两句写诗人在路旁看到野花和小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旅途中孤寂的心情。

(4)

“斥地时防晒”一句,“斥地”,指斥退土地,即开垦荒地。“沙田”,指沙漠地带。“废耕”,指不再耕种。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开荒的情景,表现出他勤劳朴实的性格。

(5)

“眼看流寓夥”一句,“流寓”,指流浪在外的人或物。“夥”同“多”。这两句的意思是,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很多。诗人用反语,表明自己也有流落之感。

(6)

“眼望流寓伙”两句的意思是,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很多,心中不禁感到悲哀,不知如何是好才能活下来,才能让苍生生存下去。这两句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国事的关注。

【答案】

译文:

十月的早晨,虽然有些冷,但不很重。掀开帷幕询问自己的去处。路旁野花盛开,枝上鸟儿啼叫。开荒垦地时不怕阳光晒人,沙漠地带已不再耕种。看着那众多流离失所的人,我心中不禁悲凉不已,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生存下去,使他们都能活命。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广文参军时期的作品。当时作者正处在一个动乱的时代,他目睹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人民生活日益恶化,因此写下了这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