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遍中原,侠风久不作。
史公起东粤,手揭荆高幕。
王万更延陵,连翩踵芳躅。
惜哉剑术疏,遗恨终寥廓。
桓桓东海君,祖烈中山族。
投身入穹庐,缨笠不辞辱。
得当竟报汉,一击天地复。
副车中非误,环柱走已蹙。
大憝既伏诛,群胡争駴愕。
遂令旃裘长,天半惊魂落。
成败非敢论,此功良不薄。

胡尘遍布中原大地,侠客之风早已不再。

司马迁从东粤崛起,手揭荆楚高官的幕帐。

王万更像延陵季子,继承前贤风范,连翩继踵而前。

可惜剑术不精,遗恨终成遗憾。

气宇轩昂的东海君子,祖烈传于中山一族。

投身穹庐,缨笠不辞辱苦。

得当报效汉室,一击天地复始。

副车中非有误判,环柱走已至困境。

大奸既伏诛,群胡争駴愕。

遂令旃裘长,天半惊魂落。

成败非敢论,此功良不薄。

【注释】

  1. 胡尘遍中原:形容中原一带战乱频繁。
  2. 侠风久不作:表示过去英勇的侠义精神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3. 史公起东粤:指司马迁曾在东粤(广东)一带活动。
  4. 荆高幕:这里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和其留下的高士名幕。
  5. 王万更延陵:王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曾为曹操效力,延陵则是指延陵季子,春秋时鲁国贵族,因忠于鲁国而被吴国俘虏后归附吴国,成为吴国的重要人物。
  6. 连翩踵芳躅:形容追随前贤的步伐。
  7. 惜哉剑术疏:可惜的是剑术不精。
  8. 遗恨终寥廓: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9. 桓桓东海君:形容东海郡的君主英武豪迈。
  10. 中山族:指世代相传的英雄家族。
  11. 投躯穹庐:指投身于蒙古的穹庐(即蒙古包)。
  12. 缨笠不辞辱:意思是宁愿戴草帽也不接受屈辱。
  13. 得当报汉:意指在合适的时候回报汉室。
  14. 一击天地复:形容一击之力足以使天地重新回归秩序。
  15. 副车中非误:指的是主车中并没有出现误判的情况。
  16. 环柱走已蹙:意思是周围的柱子都因为恐惧而移动了。
  17. 大憝既伏诛:最大的恶人已经被诛杀。
  18. 群胡争駴愕:形容群胡因震惊而不知所措。
  19. 旃裘长:指草原上的英雄领袖。
  20. 天半惊魂落:形容天空一半被惊魂落下的景象。
  21. 论:评论、评价。
  22. 不薄:不轻视,很重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那些未能施展才华、抱憾终生的豪杰进行了惋惜。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英雄的壮志与无奈,以及他们的光辉形象和悲惨结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