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生七月,指字识之无。
齿德高谁似,心田老不芜。
长吟同鹤唳,叠和笑蠓吁。
惠我琼瑶品,珍藏比玉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理解其意思和主旨,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香山生七月”,指王维生于农历七月初四(701年)。“齿德高谁似”,意谓自己德行不比王维差。“心田老不芜”,意谓自己的心田像王维那样荒芜。“长吟同鹤唳”,意谓吟诗如同鹤鸣之声。“叠和笑蠓吁”,意谓吟诗时仿佛连蚊子都害怕得不敢作声。“惠我琼瑶品”,意谓诗人赠给我美玉般的作品。“珍藏比玉瑚”,意谓我珍视如宝。赏析:这是一首和诗,王维原诗《酬张少府》中有“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句,这里作者说:“心田老不芜”。这两句是说,我的心境恬淡宁静,没有世俗杂念;我的心田像一块沃土一样,不生杂草。“长吟同鹤唳”,意谓吟诗如同鹤鸣之声。“叠和笑蠓吁”,意谓吟诗时仿佛连蚊子都害怕得不敢作声。“惠我琼瑶品,珍藏比玉瑚”,意谓诗人赠给我美玉般的作品。

【答案】

译文:

香山出生在七月,指字就能识出他的名字。

德行之高谁可比拟,内心之纯朴从不荒芜。

吟诗的声音与鹤唳相合,吟诗的内容与蚊蝇难容。

得到诗人的美玉般作品,珍藏起来比玉器还要珍贵。

赏析:

首联交代了和诗的对象王君旋以及创作时间。王君旋字子寿,号香山。他是开元中宰相王方庆之子,天宝初官尚书左丞平章事(即宰相),后遭贬谪。安史乱起,为贼所杀。这首诗是作者于天宝六载(747)秋在长安时和王君旋的。当时诗人正在长安,王君旋则因受牵连而贬官岭南。所以作者在和诗中对王君旋表示慰勉。

颔联以议论入诗,表明诗人的志趣。诗人说:“齿德高谁似?心田老不芜。”意思是说,我的道德文章比王君旋要高得多,但我的心地却像野草一样荒芜。王君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书法都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他的书法,被当时的人称为“天下第一”。但是,他却是一个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人。他在政治斗争中屡经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湎于个人得失之中。相反,他对国家和社会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朋友也充满着真挚的情谊。所以,他虽然被贬谪到岭南,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性格,并且还经常向别人抒发这种情怀。因此,作者说:“心田老不芜。”也就是说他的心灵是一片沃土,永远不会荒芜。

颈联以写景入诗,表明诗人的胸怀。上句说:“长吟同鹤唳”,下句用“叠和笑蠓”来衬托。鹤唳是鹤叫的声调,古人常用鹤来比喻高洁之士。作者说:“长吟同鹤唳”,是说他在吟咏的时候,常常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鹤,随着它的叫声在空中翱翔,从而寄托了他的理想。“叠和笑蠓”,是说他在吟诗的时候,听到连蚊子都不敢作声,可见他吟咏时的情调是多么高洁。

尾联点明主题。前面已经说到,诗人与王君旋的交往很友好,而且王君旋还是诗人的朋友,因此在这里诗人就直言不讳地说:“惠我琼瑶品,珍藏比玉瑚。”意思就是说,你送给我的诗,就像是美玉一样珍贵。因为古代把玉比作珍宝,而把玉的制品称作“琼瑶”,所以作者说“惠我琼瑶品”。同时,作者还把玉比作宝珠,而把玉制的容器叫做“瑚”,所以他说“珍藏比玉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君旋的深厚友谊和对他的高度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