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杖,南面植。大司马前为进舄,太师前为设席。
皇帝陛下,北面进爵。百僚捧匜,三公洗勺。臣学孙吴,不学孔孟。
群公雍雍,陛下至圣。
诗句释义
1 延年杖:一种象征长寿或祝福的道具。
- 南面植:在南方种植。这可能象征着皇帝的地位和权威,也暗示了其尊贵。
- 大司马前为进舄:“进舄”是给高级官员准备的鞋履,意味着尊敬与尊重。
- 太师前为设席:设置宴席以招待贵宾。
- 皇帝陛下,北面进爵:皇帝面向北方,表示尊敬和谦逊。“进爵”指敬酒,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
- 百僚捧匜,三公洗勺:官员们捧着水瓢(匜),三公洗着杯子(勺)。这显示了对皇帝的尊重和臣子的谦卑。
- 臣学孙吴,不学孔孟:臣子学习孙武、吴起的兵法,而不学习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这反映了诗人对军事技能的重视和对儒家思想的排斥。
- 群公雍雍,陛下至圣:朝廷中的官员们和谐相处,而陛下您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译文
延年杖,南方种,大司马前献鞋,太师前摆席。
陛下您面朝北进爵,百官捧着水瓢,三公洗着杯子。
我学孙吴兵法,不学孔孟儒学。
群公和睦,陛下是至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场景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宫廷中君臣之间的互动画面。通过具体的动作描述,如“进爵”、“捧匜”、“洗勺”,以及对比“臣学孙吴,不学孔孟”,诗人不仅展示了皇权的象征意义,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军事技能和实用主义的强调。此外,诗中的“群公雍雍,陛下至圣”表明了君臣间的和谐与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与对君主的崇敬。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句,传达了一种对于权力、礼仪与传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个人角色定位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