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兼万苦,辗转又长安。
岁暮关山客,哀朝蚁虱官。
计难全侍畜,生已负衣冠。
往事填胸满,踟蹰到夜阑。

这首诗是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人民的疾苦。

第一句“一贫兼万苦”,描述了作者的贫困生活,同时承受着种种困苦。这一句中的“兼”字强调了贫困的程度,而“万苦”则表示了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辗转又长安”,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的生活状态。这里使用了“辗转”一词,表达了作者在长安的流离失所和内心的焦虑。而“又”字则暗示了这种状态已经多次发生。

第三句“岁暮关山客”,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分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关山”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而“客”字则强调了作者作为异乡人的寂寞。

第四句“哀朝蚁虱官”,描绘了作者对自己官职的无奈和悲哀。这里的“哀”字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失望和悲伤,而“蚁虱官”则形容了作者在官场上的艰难处境。

第五句“计难全侍畜”,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困惑。这里的“计难全”说明了作者对于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感到困惑,而“侍畜”则指代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第六句“生已负衣冠”,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自责和悔恨。这里的“生已负衣冠”意味着作者认为自己辜负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一句“往事填胸满,踟蹰到夜阑”,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里的“往事填胸满”形容了作者心中的痛苦和压抑感,而“踟蹰到夜阑”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亲身经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