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经旬日,浑天白屋贫。
催租能劝酒,读史忽怀人。
咄咄同谁语,潇潇又向晨。
明朝诗宪历,二十六年春。

注释:

己亥除夕:己亥年除夕。己亥,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六十甲子之一。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

选二:挑选其中两句,这里指选择两首诗。

雨雪经旬日:连续下了十多天的雪。雨雪,雨和雪。

浑天白屋贫:浑天,古代对天空的一种称呼。浑天说认为天体运行是循环往复的,与现代科学说的宇宙是无限循环的宇宙观不同。

催租能劝酒:催收租钱的人,可以劝酒。催,催促,催逼。租,租税。

读史忽怀人:读史书时,会突然想起别人。忽,突然。

咄咄:形容急切、焦急的样子。同谁语,向谁说。

潇潇又向晨:潇潇,形容风声。向晨,向着清晨。

明朝诗宪历:明天将颁布新的法令,即“诗宪”。明,明天。

二十六年春:公元1827年左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雨雪经旬日,浑天白屋贫”描绘了一幅雪夜的画面,大雪纷飞,屋顶积雪厚重,反映出社会的贫困和百姓的苦难。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懑。

颔联“催租能劝酒,读史忽怀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催租者可以劝酒,而读书时却忽然想起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两句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颈联“咄咄同谁语,潇潇又向晨”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困惑。他急切地想要与人倾诉,却又不知向谁诉说。早晨的风声又让他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但此时他们或许已经离开人世。这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的内心活动,揭示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

尾联“明朝诗宪历,二十六年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他期待着明天颁布新法令,即“诗宪”,希望通过变法来改善国家的现状。同时,他也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活动,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