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春风,卷帘炉篆飘窗牖。娱清昼。墨花香透。滋味浓于酒。
满纸淋漓,一试挥毫手。披图久。砚池波皱。腕底烟云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点绛唇·题辅之叔“醉墨图”》。

诗句释义

  1. 座上春风,卷帘炉篆飘窗牖。娱清昼。墨花香透。滋味浓于酒。
  2. 满纸淋漓,一试挥毫手。披图久。砚池波皱。腕底烟云走。

译文

  • 在座上的春风中,卷起窗帘,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飘散到窗前。这清新的早晨,墨香四溢。
  • 满纸都是淋漓的墨迹,一笔一划间,挥洒自如。看着这些作品,仿佛能感受到墨的香气比酒还要浓烈。
  • 长时间地欣赏着这些作品,仿佛能看到墨迹在纸上游走,如同烟云一样。

注释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卷帘:打开窗户的动作,让春风进来。
  • 炉篆: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
  • 窗牖:窗户。
  • 娱清昼:享受美好的早晨时光。
  • 墨花香透:墨的香气渗透出来。
  • 滋味浓于酒:比喻墨的味道比酒还要浓烈。
  • 满纸淋漓:墨迹满纸,笔力遒劲。
  • 挥毫手:指书写时的手笔挥洒自如。
  • 披图久:长时间观赏这幅画。
  • 砚池波皱:形容墨汁在砚台里流动时形成的波纹。
  • 腕底烟云走:形容书法或绘画时手腕的力量和变化。

赏析
《点绛唇·题辅之叔“醉墨图”》是一首描写文人墨客创作过程的诗,通过对画家创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座上春风,卷帘炉篆飘窗牖”,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文人雅士品茗赏花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第二句“娱清昼。墨花香透”,则转入了书画创作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执着。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画面的具体描述,“满纸淋漓,一试挥毫手。披图久。砚池波皱。腕底烟云走。”描绘了画家创作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以及墨色在纸上流淌的痕迹和动态的变化。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文人雅士在春日里的雅集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