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潜物性有升沉,乡入无何岁月深。
起视秋云归视镜,昼观潮水夜观心。
言敦宿好惟开卷,愿息尘机偶对琴。
万事等闲成一笑,消磨不尽是哀吟。
【注释】
斋日:指僧人在斋戒日。书意:书信的内容。
飞潜物性有升沉,乡入无何岁月深:飞潜物性有升沉,指人或事物的境遇、地位或命运有高有低,有起有落。乡入无何岁月深,意思是说无论何时归乡,故乡的变迁都是那么迅速,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了许多年。
起视秋云归视镜,昼观潮水夜观心:起视秋云归视镜,早晨起来看看窗外飘动着的秋云。昼观潮水夜观心,中午看看江水涨潮的情况。
言敦宿好惟开卷,愿息尘机偶对琴:言敦宿好惟开卷,希望用读书来修养自己的品德。愿息尘机偶对琴,希望放下世俗的烦扰,偶尔弹弹琴。
万事等闲成一笑,消磨不尽是哀吟:把一切看淡,以一笑了之。消磨不尽是哀吟,即使一切都被消磨尽了,也还是无法忘记心中那份悲哀。
【赏析】
这是一首写归隐生活的诗。
首联“飞潜物性有升沉,乡入无何岁月深”,点明归隐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看到了飞潜物性(比喻人的本性)有升沉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此,诗人决定回归自然。
颔联“起视秋云归视镜,昼观潮水夜观心”,描写了诗人在归隐生活中的种种情景。起视秋云归视镜和昼观潮水夜观心,既写出了秋天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颈联“言敦宿好惟开卷,愿息尘机偶对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归隐生活。他希望用读书来修养自己的品德,希望放下世俗的烦扰,偶尔弹弹琴。
尾联“万事等闲成一笑,消磨不尽是哀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看法。他虽然已经放下了世俗的烦恼,但是仍然不能忘记心中那份悲哀。
全诗语言简练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对飞潜物性和秋云、潮水的描绘,使诗歌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