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余烧短草还青,薪火相催更不停。
除却文人消傲骨,惟应醇酒近颓龄。
中年丝竹伤何极,上日莺花醉未醒。
可惜风流犹正始,更无风景在新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驾的《春日感怀》。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霜余烧短草还青,薪火相催更不停。
霜降后,草木开始凋零,但仍然有燃烧不尽的短草,它们依然保持着生机和绿色。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同时,诗中提到“薪火相催”,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奋斗不息的精神。除却文人消傲骨,惟应醇酒近颓龄。
在文人中,许多人会因为才华横溢而自负,甚至傲慢。但是,诗人认为除了这样的人才之外,大多数人还是需要借助醇厚的美酒来消磨时光,度过人生的晚年。这里的“颓龄”指的是年老体衰的状态,诗人用它来形容人生的一种无奈与妥协。中年丝竹伤何极?上日莺花醉未醒。
中年时期,音乐、歌舞等娱乐活动往往让人沉迷,难以自拔。诗人感慨道,这种沉迷已经达到了无法停止的地步,仿佛永远醒不过来。而上日(即白天)时,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色让人陶醉,似乎还未完全消散。可惜风流犹正始,更无风景在新亭。
诗人感叹,虽然现在的风流已经被前人所超越,但新亭(指三国时孙权修建的一个赏景之所)的风景却依旧美丽迷人。这里的“新亭”既代表了历史的变迁,也象征着时代的不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以霜后的草木、薪火、文人、醇酒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人文关怀的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中年”、“上日”等词汇的使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王驾作为一位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