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
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
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

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

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

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

译文:
秋风萧瑟,江面更加凄迷,夕阳下,隋堤上的乌鸦在叫。
是谁家的楼角有捣衣声?远处的关塞传来了送别的蝉鸣。
为了生计,我不得不离开家乡向西去,那年头真是让人伤心流泪。
孤单地生长,就像这枯萎的蕉叶,应该与这残枝相似吧。
害怕看到那残败的枝条上带着傍晚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离别之苦的诗作。诗人以秋日江边的景色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摇落江天倍黯然”,描绘了江天的秋色,以及随之而来的萧瑟之感。这里的“摇落”一词,既有季节变化的意思,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凄凉。秋天的景色往往让人感到孤独和哀伤,而诗人则在这种情感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的“隋堤鸦噪夕阳边”,则是对具体场景的描绘。隋堤,指的是古代隋炀帝所修的大堤,这里成为了鸟儿们栖息的地方。夕阳下的鸟叫声,增添了一份凄凉之美。这种景象,不仅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也增强了离愁别绪的氛围。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外关程送晚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人似乎在询问,到底是谁家的楼角传出了捣衣的声音?而在远处关塞处,又传来了送别的蝉鸣。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离别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思念。

最后两句“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他不得不因为生计的原因,离开家乡,踏上西去的道路。而这种分离,更是让人无法忍受,不禁泪流满面。这里的“不堪”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离别场景的刻画,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愁别绪。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含蓄、富有深意。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和秋柳》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