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空长叹。河北秋风八月寒。蓟门烟树何迷漫。
征衣密缝慈母线,天涯鸿雁孤飞倦。不见齐州九点烟痕青,但见济水七分清泠泠。
凿石蓄潴济漕运,河为控制波为渟。奈何水势建瓴下,淮黄交汇如沧溟。
天吴夜舞老蛟泣,蜃楼杂沓飞涛腥。嗟余鼓枻苦行役,长波乃遇石尤逆。
金堤溃决若瓠子,八十三丈涛头碧。转篷捩舵舟不前,十里五里日向夕。
舟子饥呼邪许声,一唱百和凄以清。安得长房缩地术,过此八闸奔流疾。

【注释】

1.行路难:指人生道路艰难。

2.河北:泛指北方地区,这里指黄河以北一带。

3.秋风:秋天的风。

4.蓟门:古地名,在今北京城北。

5.何迷漫:形容雾气弥漫。

6.慈母线:缝纫时用的线。

7.齐州:古代对今山东一带的美称。

8.济水:即济渎,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9.凿石蓄潴济漕运:意思是凿开石头,积蓄水源以供给黄河的运输。

10.天吴:神话传说中的东海龙王名。

11.老蛟泣:老蛟在哭泣。

12.蜃楼:海市蜃楼,一种自然奇观,指海上出现的虚幻的建筑物和景象。

13.石尤逆:指水流湍急、浪涛汹涌的情况。

14.瓠子:古县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

15.八闸:指历史上著名的八座大坝,分别是都梁堰、戾陵堰、马迹河堰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篇以“行路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

首句“行路难,空长叹”,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河北秋风、蓟门烟树的景象,以及征衣密缝、天涯鸿雁孤飞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壮阔而深沉的人生画卷。其中,“河北秋风八月寒”、“征衣密缝慈母线”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天涯鸿雁孤飞倦”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无奈。

诗人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人的生活状态。“不见齐州九点烟痕青,但见济水七分清泠泠。”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貌。“不见”与“但见”形成鲜明的对照,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不同地方的向往与渴望,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同时,“济水七分清泠泠”一句,则通过描绘济水的清澈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尽管生活中不乏美好的事物,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于是,诗人又转而关注到大自然的变化与力量。“凿石蓄潴济漕运,河为控制波为渟。”这两句诗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同时,“奈何水势建瓴下,淮黄交汇如沧溟”一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尽管大自然的力量令人敬畏,但人类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于是,诗人又转向了人的命运与际遇。“天吴夜舞老蛟泣,蜃楼杂沓飞涛腥。”这两句诗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命运的无常与残酷。同时,“嗟余鼓枻苦行役,长波乃遇石尤逆”一句则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诗人再次回到了自然景观的描绘。“金堤溃决若瓠子,八十三丈涛头碧。”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与无情。同时,“转篷捩舵舟不前,十里五里日向夕”一句则通过描绘航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诗歌才华与独特的人生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