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寒透帐。晓雨声声来枕上。纤草含春。荒甃颓垣到处生。
落花无语。飞入池塘和泪去。杨柳丝柔。懒尽东风不送愁。
【注释】
薄寒透帐:天气寒冷,穿透了帐子。
晓雨声声来枕上:清晨的细雨滴滴答答地洒在枕头上。
纤草含春:细小的草儿也含着春意。
荒甃颓垣到处生:倒塌的墙壁、残砖断瓦到处都是。
落花无语:落花默默地飘落,没有言语。
飞入池塘和泪去:落花随水飘流,仿佛带着泪珠。
杨柳丝柔:柳枝如丝般柔软。
懒尽东风不送愁:我懒得让春风把我的忧愁吹散。
【赏析】
词的上阕描写暮春时雨后景象。“薄寒透帐”是说夜深了,天气还冷得可以穿透帐子;“晓雨声声来枕上”是说天将破晓的时候,雨声阵阵,淅沥不断。这两句写得很形象,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寂静的境界中。下句“纤草含春”是说那细小的草木都含着春意,而“荒甃颓垣到处生”又说明这是一座荒凉冷落的古墓。作者以景起头,笔法细腻委婉。
过片三句,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往事。“落花无语”,是说落花静静地飘落,默默无言。“飞入池塘和泪去”是说那些落花随水而去,仿佛带着泪滴,好像在向人诉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杨柳丝柔”一句则是说柳树枝条柔软,随风飘摇。这三句写得很含蓄。
末句“懒尽东风不送愁”,是说春天来了,东风已经吹动柳枝,但是自己却懒得去迎接春天,更不想去送走春天,因为春天本该是让人感到快乐和希望的季节,可是眼前的景象却使诗人觉得愁闷,因此他懒得去迎接春天,也不想去送走春天。这里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
这首词写得很有情致,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风格清丽。词中所表现的哀怨之情,与作者所处时代背景有关。北宋时期,政治腐败,国势日衰,许多志士仁人都怀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这首词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