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喧轣辘,驱马过荒城。
野阔树无影,风寒沙有声。
健儿行带剑,牧竖坐谈兵。
岂少匡时策,行行望帝京。
【注释】
⑴轣辘lù,luò):车轴转动时发出的声响。
⑵驱马过:骑马经过。
⑶荒城:荒凉破败之城。
⑷健儿行带剑:健壮男子手持宝剑行走。
⑸牧竖:放牧的儿童。
⑹谈兵:谈论军事策略。
⑺匡:纠正,匡正。
⑻行行:走一程。
⑼望:盼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图,诗人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刻画了在边陲小城度过的一个寒冷的早晨,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首联写诗人骑马经过荒城的所见所闻。“车轮喧轣辘”写车声,“驱马过荒城”写人声。两句连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边陲小城的景象。“野阔树无影”,是说旷野辽阔,树木稀少;“风寒沙有声”是说风大,吹起了漫天沙尘,声音很大。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环境之荒僻,又写出了时间之早寒,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悲凉的基调。
颔联写诗人骑马经过荒城的所见所闻。“健儿行带剑”,是说健壮的男子手拿宝剑,威风凛凛;“牧竖坐谈兵”,是说放牧的小孩儿在坐着谈论战事。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边陲战士的英勇善战。诗人通过对这一情景的描写,表现出了自己对将士们英勇无畏和不惧严寒的精神的赞赏之情。
颈联写诗人骑马经过荒城的所见所闻。“岂少匡时策?”意思是说:难道没有挽救国家危难的策略吗?“行行望帝京”是说:我还要继续前行,希望能早日看到京城的景象。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自己的报国愿望,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和辛酸。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整首诗的总结。“望帝京”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之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渴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无法改变现实。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深度,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