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何处秋声起。欲问秋声,只在桐阴里。风定芙蓉香十里。烹茶唤起娇嫞婢。
把卷论文人有几。还是芭蕉,解得侬心意。不合读书明眼底。添将多少愁滋味。

凤栖梧自题“梧桐馆吟秋图”

泠泠何地秋声音起,想听秋声,只在桐阴里。风定芙蓉香十里,烹茶唤醒娇嫞婢。

把卷论文人有几,还是芭蕉,了解我心中意。不读书明眼底,增添许多愁滋味。

注释:

泠泠:清冷的声音。何地:哪里。秋声音起:秋天的声音在何处响起。想听秋声,只在桐阴里:想要听到秋天的声音,只能在桐树的树荫里了。风定芙蓉香十里:风停了,芙蓉花散发的香气传遍十里。烹茶唤起娇嫞婢:烹茶时唤起娇俏的女仆。把卷论文人有几:拿着书卷去思考问题的人有多少。还是芭蕉,解得侬心意:还是芭蕉懂得我的心。还是芭蕉,解得侬心意:还是芭蕉懂得我的心意。不合读书明眼底:我不应该读书明白眼前的事情。添将多少愁滋味:增添了多少忧愁的味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通过描写梧桐馆内秋夜景象来抒发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全篇以梧桐为线索,通过对梧桐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与无奈。

首句“泠泠何地秋声起”,以清冷的声响开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紧接着,作者表达了想要聆听秋声的愿望,却只能够在梧桐的树荫下感受到那独特的秋意。这里的“梧桐”不仅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更是文人骚客寄托情感的象征。梧桐以其高大挺拔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它的落叶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第二句“风定芙蓉香十里”,进一步描绘了梧桐馆内的秋夜景象。当秋风渐停,芙蓉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在整个庭院之中。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心境的象征。芙蓉花的芬芳与秋天的气息相互交融,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第三句“烹茶唤起娇嫞婢”,则转入了对生活琐事的描述。烹茶时唤醒了娇俏的女仆,这样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然而,这背后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渴望与他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但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第四句“把卷论文人有几”,则是对文人墨客的反思。在这个秋夜中,诗人拿起书卷独自沉思,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然而,他却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能够理解自己内心想法的人也越来越少。这种孤独感让他倍感失落与无奈。

最后一句“还是芭蕉,解得侬心意”,则回归到对芭蕉的描绘。芭蕉以其独特的姿态生长在庭院之中,它虽然无法言说自己的心事,但却能够默默地陪伴着诗人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芭蕉的沉默与坚定成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慰藉。

整首词通过描写梧桐馆内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与思考。它既有清新脱俗的韵味,又不乏深沉内敛的情感流露。这首词不仅是一首咏物之作,更是一部抒发人生感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