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遍江南风细细。正是嫩寒天气。燕子衔泥,提壶唤雨,十里软红尘滓。袷衣初试。看波绿粼粼,野鸥乍起。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
回忆岭南旧地。有万枝香雪,月明如洗。沽酒桥边,采桑村外,一样嫣红姹紫。春光无改。叹廿载浮踪,鬓丝添矣。它日来游,溪上桃花开还未。
解析
**1 **诗句:春遍江南风细细。正是嫩寒天气。燕子衔泥,提壶唤雨,十里软红尘滓。袷衣初试。看波绿粼粼,野鸥乍起。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
**2. **译文:春风吹遍了整个江南,空气清新而温暖。正是春天的初暖时节。燕子在衔着泥土筑巢,人们提着酒壶召唤雨水滋润大地。十里路的软红尘滓都被春风吹拂得生机勃勃。穿着新衣试穿袷衣,看到江水清澈波光粼粼,野鸥忽然飞起。沿途盛开的桃花,深浅不一的颜色延伸到了半山腰。
**3. **关键词注释:
- 春遍江南风细细: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江南地区温暖的气候。
- 正是嫩寒天气:表达了春天虽暖但仍然带有些许寒冷的气息。
- 燕子衔泥、提壶唤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
- 十里软红尘滓:形容春风中的景色,如诗如画,让人陶醉。
- 袷衣初试:指穿上新的袷衣,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和新生活的到来。
- 看波绿粼粼,野鸥乍起:描绘了春天江水的清澈和自然生态的和谐。
- 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描述了沿途桃花的美丽景色,强调了春天的色彩之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风光之中。同时,通过对燕子、野鸥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