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金陵据上游,梓桑时抱杞人忧。
空闻积甲屯瓜步,未见降幡出石头。
谶应阿童楼艓下,功成杨仆槛车收。
东南屡岁烦民力,杼柚应归善后筹。

《早春纪事》是一首描写金陵城在历史上的变迁及其对人民生活影响的七言律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形势金陵据上游
  • 金陵(现在的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上游”意味着金陵地处长江上游,具有战略优势,易守难攻。
  • 这句话表达了金陵地势的重要性,也隐含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和其在军事上的战略意义。
  1. 梓桑时抱杞人忧
  • “梓桑”指的是桑树,古代常以梓木为材制作家具或乐器,而桑树则因其生长周期长、产量稳定而被广泛种植。
  • “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担忧。这里用“杞人忧”来形容人们对于金陵城的军事安全感到忧虑。
  1. 空闻积甲屯瓜步,未见降幡出石头
  • “积甲”指的是大量的铠甲,屯积是指储存或驻扎,“瓜步”是地名,位于长江北岸。
  • “降幡”指战败后投降的标志,“石头”是另一个地名,位于江南。
  • 这句诗表达了虽然金陵地势重要,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事或战争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任何明显的降旗出现。
  1. 谶应阿童楼艓下,功成杨仆槛车收
  • “谶”指预言,这里可能是指某种不祥之兆。“阿童楼”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或建筑,而“艓”可能是指小船。
  • “杨仆”可能是指汉朝时期的将领,“槛车”是一种刑具,用来押送犯人。这里的“功成”意味着战争取得了胜利。
  • 整句的意思是说,尽管金陵地势重要,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事或战争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任何明显的降旗出现。同时,暗示了战争中的胜利者可能会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
  1. 东南屡岁烦民力,杼柚应归善后筹
  • “东南”泛指中国的南部地区,“杼柚”是指织布机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农民在耕种时的声音。
  • “善后筹”是指战后的整顿和恢复工作,可能是为了减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负担。
  • 整句的意思是说,由于频繁的战争,东南地区的百姓们已经疲惫不堪,而战争后的重建工作也应该从善后的角度出发,减轻人民的负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城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其历史上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战事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现实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