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鸳鸯湖上秋,临流欲渡苦无舟。
我来竟未逢烟雨,红出斜阳画里楼。

【注释】

鸳鸯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岸,因湖中有两山对峙如鸳鸯而得名。

烟雨楼:在杭州西湖西北岸孤山南麓,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的故居之一。

苦无舟:没有渡船。

竟:终究。

【赏析】

《鸳鸯湖上》一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游鸳鸯湖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风起鸳鸯湖上秋”,开篇即描绘了湖上秋风瑟瑟的景象。这里的“鸳鸯湖”指的是杭州西湖,而“秋”字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秋风拂过湖面,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带走了夏日的热情。此时,湖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岸边的柳树,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第二句“临流欲渡苦无舟”,诗人来到了湖边,准备渡过湖去。然而,他却发现湖上有一座桥,却无法渡河。原来,这座桥早已年久失修,已经无法通行。诗人站在湖边,无奈地看着眼前的风景,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失落之感。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朋友,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第三句“我来竟未逢烟雨楼”,诗人终于来到了烟雨楼,但却发现这里也没有渡船。原来,烟雨楼也已经废弃很久了。诗人站在楼上,望着远处的西湖,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也想起了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诗人不禁感叹道:“红出斜阳画里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人民生活的期望。他希望国家能够早日摆脱困境,人民生活能够更加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湖上秋风、桥上行人、湖畔烟雨楼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浓厚的现实感,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