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山阳馆,惊心一岁残。
家贫为客久,时乱寄身难。
归雁书空递,思亲泪未干。
灯前妻子共,联与话团圞。
《宁城除夕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为《除夜作》
病卧山阳馆,惊心一岁残。
家贫为客久,时乱寄身难。
归雁书空递,思亲泪未干。
灯前妻子共,联与话团圞。
注释:
- 宁城:今属辽宁省朝阳市。
- 山阳馆:在河南辉县西北。
- 惊心:惊忧。
- 归雁:指捎带家信的北方来的大雁。
- 团圞:团圆。
病卧山阳馆,惊心一岁残。
家贫为客久,时乱寄身难。
归雁书空递,思亲泪未干。
灯前妻子共,联与话团圞。
《宁城除夕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为《除夜作》
病卧山阳馆,惊心一岁残。
家贫为客久,时乱寄身难。
归雁书空递,思亲泪未干。
灯前妻子共,联与话团圞。
注释:
【注释】 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起义。拳匪之变是指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回南:指返回南方。海道不通,过山东宿泰山下,与公坦从弟挑灯感咏。匡床,指用竹篾编成的床。江南:指南方地区。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归途中,由北回南。首联写在山东宿泰山下,停息车驾,停车茅屋小居,小于庵,倦倒匡床睡易酣,表达了旅途劳顿的辛苦。颔联写羁旅之夜,一样疏灯,一样孤独
和吴少尹醉亭原韵 忆秋风莼鲈乡,约归期同君行 壮岁事业未能展,依人自信非英雄 梁苑为客游苦多,江村愿作钓翁游 故山遥数千里外,夕阳中不堪回首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莼鲈乡味忆秋风”:回忆起故乡的莼菜和鲈鱼的美味,心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思念。 2. “君约归期与我同”:你约定的归期与我共享。 3. “壮岁未能成事业”:虽然年纪尚轻但尚未能有所作为。 4. “依人自信不英雄”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感慨和无奈。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阅尽沧桑两鬓皤(pó):历经世事变迁,两鬓斑白。沧桑,泛指世间变迁。颔联:佯狂欲效接舆歌。 译文:我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迁,两鬓已斑白。我假装疯狂,想效仿接舆那样高歌。接舆,春秋时期楚国隐士,曾因不满于朝政腐败而隐居山林。 2. 时逢乱世功名贱:当时正值国家动乱,功名显得微不足道。颔联
【注释】 五尺湘帘卷未齐:五尺宽的湘帘还没有完全铺开。湘帘,指湘绣的窗帘。 抛书人倦日初西:扔下书本、懒得再读书的人,正对着西方的太阳慢慢睡去。 朦胧正作思乡梦:模糊不清地正在做一个思乡的梦。 何处流莺不住啼:不知什么地方的黄莺在不停地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写诗人午睡的情景:湘帘尚未铺开,但诗人已经沉沉入睡。第二句写午睡后,诗人醒来时的感受;他扔下书本,懒得再去读书了
【注释】 梦醒闻鸡:指梦中听到报晓的鸡声。万籁沈沈户不开,一帘花影月分来。——万籁无声,户不开门。一帘花影,月光透过窗纱照在花影上,形成斑驳的影子。——万籁,形容静寂的境界;沈沈,深沉的样子;户不开门,形容深夜。一帘花影,帘子上的花影映在窗上。——花影、月,都是诗人所见景物。 鸡声且莫勤催晓,恐有辽西梦未回。——鸡声,指公鸡啼叫的声音。且莫,暂且的意思,不要。——辽西,指边塞地区。——梦未回
译文: 买得村醪醉欲狂,东风吹袂不知凉。 落花一路无人扫,赢得归来屐齿香。 注释: 1. 买得:买到。 2. 村醪:乡村酿的酒。 3. 醉欲狂:喝醉了,想要发狂。 4. 东风:春天的风,这里指暖春或初春的风。 5. 落花:飘落的花瓣。 6. 无人扫:没有人清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醉汉在春天里漫步的景象。他买的是乡村酿的酒,喝得醉醺醺的样子,想要发狂。但是春风温暖,吹动他的衣袖
夜凉如水拥衾眠,吟得新诗懒上笺。 帘外风多疑有雨,替花愁到五更天。 注释:夜晚的气温凉爽如同流水般,我依偎着被子入睡,但吟诵出新诗后却感到懒惰而不想写在纸上。窗外的风声增多,怀疑会有雨,担心花朵会因我的忧虑而受到摧残,以至于担忧到深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里因为吟诵新诗而无法入眠,直到五更天才感到困倦,最后睡去。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同时
【注释】: 吴醉亭:作者的朋友。嵇康:东晋人,以不拘礼法著称,有“嵇阮”之称。陶令:指东汉时的陶渊明,他曾任太守但不久就辞官归隐田园。 君能知我应规我:你能理解我,我应该劝勉你。才本低人敢傲人:才能不高的人,怎敢傲慢自大呢?玉壶春:《楚辞·招隐士》中有“桂酒一斗兮河伯为寿,若出必以玉壶。筵设澄水兮目烂乎姑射之山”,这里的“玉壶”是指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
夕阳芳草古邮亭,十载京华路几经。 良夜正当秋月白,离情遥指远山青。 译文: 我站在夕阳下的芳草邮亭,已经十年没有回到京城了。这十年里,我一直在京城的道路上奔波。 在这美好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秋天。然而,我的心情却像远山一样忧郁。 文章是我的知己,离别让我感到难过。世俗的困扰让人无法自由。如果可以乘风而行就好了,但我担心自己的鬓角已经斑白,岁月不饶人。 注释: (1) 夕日:落日。芳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赏析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诗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赠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殷切期盼和美好祝愿。第一句“相见一何难,相别又何易”,意思是说与朋友相聚多么艰难啊,而分别又是如此容易,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第二句“愿君鉴此心,他日莫轻弃”意在叮嘱朋友要珍惜友谊,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轻易抛弃友情。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旅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欣赏。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白首人千里,青灯酒一尊 - “白首人”指的是年纪已长的人,这里的“白首”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年龄或是某种状态(如年事已高、岁月流逝)。 - “千里”表示距离遥远。 - “青灯酒一尊”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盏青色的灯光下,诗人独自饮酒。这里的“尊”是古代的一种酒器,通常用来盛装酒或饮料。 2. 偶携云外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忠臣烈士的诗。诗人通过对殉节录的阅读,表达了对那些忠诚、勇敢、智慧的人的敬佩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知君忠孝本至性,临时岂复肯依阿。 注释:我知道你的忠和孝是本性所决定,面对危难之时,你怎会屈服妥协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烈士的赞赏和对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坚持原则的敬佩。 2. 我闻蜀中山水秀,才人烈士古来多。 注释:我听说蜀中的山水很美丽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读常理斋殉节录题后》。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我读文山正气歌,上为日星下岳河。 我读了文天祥的《正气歌》,上面是日星,下面有岳河。 2. 人生天地身许国,肯负七尺雄冠峨。 人生在天地之间,我们选择为国家而献身,怎么能辜负这顶七尺高的冠冕呢? 3. 三寸毛锥博青紫,御侮岂足当干戈。 用三寸长的毛锥子来追求功名富贵,抵御外敌难道只是靠武力吗? 4.
【赏析】 《宁城除夕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这两首诗,写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除夕之夜。诗人在这首诗里,以自己的身世和感受为出发点,抒发了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感慨。第一首的标题是“饮罢屠苏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酒名,饮之可以避邪。第二首的标题是“百事了无成”。诗中用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如“蹉跎”“贫贱”等,但并不难懂。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由七个字组成。这四个字一韵,读起来十分顺畅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词鉴赏,解答本题时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即可。 “晓行”是第一句,写天将大亮的时候,自己还在梦中,所以叫晓行。第二句“疏星犹在天”是说天空中的星星还清晰可见,第三句“鸡声乱残梦,鞭影破寒烟”,意思是鸡鸣声打破了残梦中的宁静,鞭影在寒冷的烟雾中显得格外突兀。第四句“霜重悔衣薄”意思是觉得身上的衣服太薄了,有点后悔。第五句写日出的景象,“日初如斗悬”,意思是太阳初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抓住关键句进行解读。 【译文】 春天的暮景我走过荥泽山下,路边柳树垂挂着长长的枝条。 流莺送别客人从山庄飞出。 可惜没有好梦留住春光,愧对闲云笑我太忙。 斜日慢慢画出人的轮廓消瘦,落花轻衬马蹄香。 回头想找停车的地方,只见谷口烟雾横空暮色苍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