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暖花熏人醉,絮绵吹又多。看尽日、变几阴晴,闲风景、恁费消磨。
斜阳家家树色,秋千外、梦迹尘艳波。念谢堂、客燕无聊,飞来晚、怅失人世何。
淡淡故山睇蛾。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病榻维摩。
有园菜、与寒锉。青烟汉宫流恨,渐迤逦、到修萝。鹃声泪和。
愁红怨紫外,生寸荷。

【解析】

1.本词为咏叹春日景色,抒发词人伤春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先写春景,再写愁思,最后归结到“愁红怨紫”之痛。“绮寮”,指华丽的楼阁;“骤暖”,是形容天气骤然变暖,也指春天的来临。“絮绵”,即“柳絮”。上片首二句写花木丛生、柳絮飞飞,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后两句描写日间阴晴不定,春光难留。“闲风景”“恁费消磨”,写出词人对这无限春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斜阳家家树色”,点出暮春季节;“秋千外、梦迹尘艳波”,则写出游人之多和游人之乐。结尾两句,由眼前景物联想到谢堂客燕,又因“客燕无聊”而“怅失人世何”。“念谢堂”,即思旧居谢氏庭园。“谢堂客燕”典出《诗·小雅·采绿》:“谢之扬扬,受之皇皇。”“怅失人世何”,是说燕子尚且如此无谓地在人间徘徊,何况人呢?此句是作者自喻,以燕子自比,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故山睇蛾”,是说远望故乡群山如蛾眉轻蹙。“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是说酒肆之事已往,无法再饮美酒。“病榻维摩”,即病在床上的维摩诘,指佛教中的菩萨。《维摩经》有一段著名的故事:文殊菩萨向维摩诘问法,维摩诘答以不立文字。“有园菜、与寒锉”,写自己虽病卧于床,却仍心系园林,不忘浇灌菜园,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上片首联,写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春意盎然,但词人对此并不留恋。“絮绵吹又多”,既是实写,也是虚写。“看尽日、变几阴晴,闲风景、恁费消磨”,则进一步写春光的流逝。这两句既写了春光的变化无常,又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下片写暮春时节,人们在庭院里赏花游玩,流连忘返。然而,词人却无心于此,他思念的是故乡的山水,想念的是友人,因此感到惆怅失落。“念谢堂、客燕无聊,飞来晚、怅失人世何。”谢堂,谢氏的庭园;燕,指燕子。谢堂客燕,即指友人。这两句是词人以燕子自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淡淡故山睇蛾”,“睇”即看,“蛾”即蛾眉。这两句是说,词人望着故乡的群山,只见她们低垂着双眉,好像含泪一般,这是词人想象中的景象。“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意思是说:自从酒肆之事以后,再也没有机会饮酒作乐了。“病榻维摩”,即病在床上的维摩诘。“无因”,即不能。“有园菜、与寒锉”,是说虽然身在病榻,但仍然关心园中菜蔬的生长。“青烟汉宫流恨,渐迤逦、到修萝。”青烟,指炊烟;汉宫,指皇宫;修萝,指茂密的松萝。这几句是说:皇宫中的炊烟袅袅上升,似乎在诉说着宫中的流离之苦。词人从皇宫之烟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感慨万端。“鹃声泪和”,是指杜鹃啼血之声,语出《葬诗》。这两句是说:杜鹃悲切的鸣叫声让人不禁流泪。“愁红怨紫”,指哀愁怨恨。“生寸荷”,即长出一寸长的荷叶。这两句则是说:荷花生长得茂盛,但是词人却无心观赏。全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写词人观花赏景时的感受和联想,表达了词人伤春怀友的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词。词人借咏春来抒写作者身世飘零的感伤,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先写春景,再写愁思,最后归结到“愁红怨紫”之痛。“绮寮”,指华丽的楼阁;“骤暖”,是形容天气骤然变暖,也指春天的来临。“絮绵”,即“柳絮”。上片首二句写花木丛生、柳絮飞飞,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后两句描写日间阴晴不定,春光难留。“斜阳家家树色,秋千外、梦迹尘艳波。”则写出游人之多和游人之乐。结尾两句,由眼前景物联想到谢堂客燕,又因“客燕无聊”而“怅失人世何”。“念谢堂”,即思旧居谢氏庭园。“谢堂客燕”典出《诗·小雅·采绿》:“谢之扬扬,受之皇皇。”“怅失人世何”,是说燕子尚且如此无谓地在人间徘徊,何况人呢?此句是作者自喻,以燕子自比,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故山睇蛾”是说远望故乡群山如蛾眉轻蹙。“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是说酒肆之事已往,无法再饮美酒。“有园菜、与寒锉”,写自己虽病卧于床,却仍心系园林,不忘浇灌菜园,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写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春意盎然,但词人对此并不留恋。“絮绵吹又多”,既是实写,也是虚写。“看尽日、变几阴晴,闲风景、恁费消磨”,则进一步写春光的流逝。这两句既写了春光的变化无常,又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下片写暮春时节,人们在庭院里赏花游玩,流连忘返。然而,词人却无心于此,他思念的是故乡的山水,想念的是友人,因此感到惆怅失落。“念谢堂、客燕无聊,飞来晚、怅失人世何。”谢堂,谢氏的庭园;燕,指燕子。谢堂客燕,即指友人。这两句是词人以燕子自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淡淡故山睇蛾”,“睇”即看,“蛾”即蛾眉。这两句是说,词人望着故乡的群山,只见她们低垂着双眉,好像含泪一般,这是词人想象中的景象。“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旗亭事”典出《晋书·王彬传》,原指唐代长安东市有个旗亭酒店卖酒极好。《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尝过酒垆前酣饮,王武子(王济)见而问:“卿何以消此?”戎曰:“我今唯愁卿痴。”王武子乃摘其帽掷地曰:“老子痴不及卿。”这里用典是为了说明自己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豪气。“有园菜、与寒锉”,是说虽然身在病榻,但仍然关心园中菜蔬的生长。“青烟汉宫流恨,渐迤逦、到修萝。”青烟,指炊烟;汉宫,指皇宫;修萝,指茂密的松萝。这几句是说:皇宫中的炊烟袅袅上升,似乎在诉说着宫中的流离之苦。词人从皇宫之烟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感慨万端。“鹃声泪和”,是指杜鹃啼血之声。这两句是说:杜鹃悲切的鸣叫声让人不禁流泪。“愁红怨紫”,指哀愁怨恨。“生寸荷”,即长出一寸长的荷叶。这两句则是说:荷花生长得茂盛,但是词人却无心观赏。全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写词人观花赏景时的感受和联想,表达了词人伤春怀友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