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逐春潮。寒食烟花尽放娇。无奈长亭栖暮雨,潇潇。那有斜阳梦谢桥。
珠字太无聊。芳信江南次第抛。心事蒙蒙残絮畔,吹箫。西北高楼雁已遥。

南乡子是唐教坊曲名,调见严羽《沧浪诗话》。

海燕逐春潮。寒食烟花尽放娇。无奈长亭栖暮雨,潇潇。那有斜阳梦谢桥。

珠字太无聊。芳信江南次第抛。心事蒙蒙残絮畔,吹箫。西北高楼雁已遥。

注释:1. 南乡子:词牌名。2. 潮:指潮水,潮涨时。3. 烟花:指花灯和焰火,这里泛指春天的景象与气氛。4. 无奈:形容无奈、无可奈何的情态。5.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饯行的亭舍。6. 潇潇:风雨声。7. 次第:依次,按次序。8. 蒙蒙:雾气朦胧的样子。9. 吹箫:指吹笛子。10. 高楼:指高高的楼阁。11. 雁已遥:指鸿雁已飞得很远了。

赏析:

这是一首伤离怀人之作,抒写闺中女子对远行郎君的思念之情。开头二句“海燕逐春潮,寒食烟花尽放娇”,描写出春意盎然的景色。春暖花开,海燕飞舞,春风拂面,正是人们出游赏春的好时光。然而在这美好的春光里,闺中的女子却无法出门去欣赏这美景,因为丈夫远在他乡,不能同她共度美好时光。于是她只能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丈夫归来,而当丈夫终于归来的时候,她又为离别的痛苦所折磨。“奈何长亭”三句即表达了这种痛苦的心情。长亭本是行人歇息之所,但在这里却成了女子离别丈夫的地方。“栖”是栖息的意思,“栖暮雨”是说在暮色降临之时停歇在长亭上。“潇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那”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那有”二字,既是反问句,也是否定句,意思是说,哪有像自己这样多愁善感的?“斜阳梦谢桥”五句又是一转,言不达之意。谢桥,即谢公渚,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南朝齐谢朓曾作过此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后人便将谢桥改为谢公渚,谢朓也被称为“谢公”。这句是说自己在谢公渚送别丈夫时的情景。此时,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谢公渚上,美不胜收,可自己却不能与心爱的人一同观赏这美丽的景色,心中自然充满了无限伤感。“珠字”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想向爱人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却没有机会,只能在江南一带,把相思之情寄托在书信之中。“珠字”是书信上的密语,这里指情人间的私语。“芳信”就是书信,“次第抛”是说一次次地寄出去。可是这些书信,都如同飘落的梅花一样,被无情地抛到了九霄云外,而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因此,自己心中不禁产生了惆怅之情。最后四句是说,自己独自站在风中,思念远方的亲人。“吹箫”两句,是说自己想起了《招魂》中的诗句:“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箫”是一种管乐器,常用于奏乐抒情。《招魂》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作者引用这首诗,是说自己思念丈夫,就像吹箫一样,希望他不要在天国孤独生活,早日回来。“西北”两句则是说,自己思念丈夫的心绪已达到了极点,连远处的鸿雁都已飞得远远的,而自己的丈夫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呢!

这首词是一首抒发闺怨之词。作者以景起兴,通过写春景来引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由景入情,写出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以及这种思念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全词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感情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