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昔作临漳宰,飞盖西园继昔贤。
铜爵砚傍春判牍,鸬鹚坡上夜回船。
五湖归隐头今白,昨夜思君月正圆。
小弟邺城长侧帽,西陵歌舞事如烟。

邺中怀旧临漳令万大士

阿兄昔作临漳宰,飞盖西园继昔贤。

铜爵砚傍春判牍,鸬鹚坡上夜回船。

五湖归隐头今白,昨夜思君月正圆。

小弟邺城长侧帽,西陵歌舞事如烟。

注释:邺(读yè):地名,这里指邺城的临漳县。怀旧:怀念过去。万大士:即万俟(读qǐ)大士,唐代诗人万楚之子,字大士,唐昭宗时宰相。西园:即西园池,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判官:官名,掌管文书、机要和书记等事。五湖:太湖的别称,这里借指隐居之地。鸬鹚(lúcí):水鸟名。东晋时,王导曾隐居于浙江的鸬鹚山,故后人称隐居者为“鸬鹚”。侧帽:古代一种礼帽,斜戴在头上。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万俟(qǐ)大士怀念他弟弟的诗作。全诗以回忆为主,通过对昔日的追忆来表达对弟弟万俟大士的思念之情。

首句“阿兄昔作临漳宰,飞盖西园继昔贤”,回忆了昔日阿兄担任临漳宰时的辉煌事迹,以及他在西园池中继往开来、继任贤人的壮举。其中,“阿兄”是称呼自己的哥哥;“作临漳宰”是指担任临漳县的县令;“飞盖西园”指的是阿兄乘坐的马车奔驰在西园池边的景象;“继昔贤”则是指阿兄继承了以往的贤德和政绩。

中间两句“铜爵砚傍春判牍,鸬鹚坡上夜回船”,具体描绘了阿兄在任职期间处理公务的情景。其中,“铜爵砚”指的是用来磨墨的工具,象征着文官的工作;“春判牍”则是指在春天里审阅公文,处理政事;而“鸬鹚坡上夜回船”则描述了阿兄在夜间回到住所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阿兄勤勉、敬业的精神风貌。

后两句“五湖归隐头今白,昨夜思君月正圆”则表达了自己对阿兄的思念之情。其中,“五湖归隐头今白”是指自己如今已白发满头,归隐于五湖之中;“昨”则是昨天的意思;“月正圆”则是指月亮圆满明亮。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自己与阿兄的年龄和状态,抒发了自己对阿兄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小弟邺城长侧帽,西陵歌舞事如烟”则描绘了自己在邺城中的生活情景。其中,“小弟”指的是自己;“邺城”则是指邺城的临漳县;“侧帽”则是指斜戴着帽子;“西陵歌舞事如烟”则描述了自己闲暇之余在西陵地区欣赏歌舞、享受生活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己在邺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阿兄的无尽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回忆为主,通过对昔日的追忆来表达对弟弟万俟大士的思念之情。其中,通过对阿兄担任临漳县县令期间的描绘以及自己与阿兄之间的对比,展示了阿兄的勤奋、敬业精神和对国家治理的贡献。同时,通过对自己在邺城的生活状态和对阿兄的思念之情的描述,表达了对阿兄深深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