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
半湾新涨飘英合,数叠苍山落照侵。
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
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四月朔蔡师愚仇徕之挈艇子寻青溪
译文:四月一日,蔡师愚携仇徕之挈船前往青溪游玩。
注释:四月朔,即农历四月初一日,这里指四月一天。蔡师愚,即宋蔡襄(1012年-1069年),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官员、文学家,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尤擅正书。仇徕之,可能是他的友人或同行者。挈船,携带着船只。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蔡师愚在四月初一日带领仇徕之等人去青溪游玩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青溪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
译文:在初台上悠闲地坐着欣赏柳林美景,亲自划着小船出去寻找乐趣。
注释:初台,即初春的台阶,这里指初春时节的石阶。闲坐,闲适地坐着。爱柳林,喜欢柳树成林的景色。亲操短棹,亲自操作短桨,这里指的是亲自划着小船出去。遂出寻,于是出去去寻找乐趣。
赏析:首句“闲坐”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为后文的描写铺垫背景。第二句“亲操短棹”则展现了诗人亲自划船的乐趣。两句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半湾新涨飘英合,数叠苍山落照侵。
译文:新涨的河水半湾泛着白色,几座山峰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
注释:新涨,即新近上涨的河流或湖泊。飘英,形容水流飘动的样子。合,聚集。数叠,形容山峰层叠起伏。苍山,指青山。落照,太阳西下时余晖映照的景象。侵,侵袭、渗透的意思。
赏析:此二句通过描绘江水涨满、夕阳西下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美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
译文:寺庙周围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缝洒在人们的笑脸上;卧桥上塔影斑驳,给晴朗的天空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注释:衔寺,指山间的云雾萦绕着寺庙。岚光,即山间云雾。穿笑语,形容云雾中的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脸上,形成灿烂的笑容。卧桥,指卧桥上的塔影。塔影,即塔的影子。带晴阴,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时而明亮时而阴暗,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赏析:此二句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云雾、阳光以及卧桥上塔影的变化,进一步营造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之美。
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译文:站在河边的墩台上,可以听到吹笳声从远处传来;为了迎接源头而来的水汽,我们在夜晚继续吟唱。
注释:面墩,即站在河岸边的小土丘上。脱,摆脱、解除的意思。更脱,更加轻松自在。吹笳,指吹奏羌笛。地,原意是地方、地点。此处用作动词,意为吹奏羌笛的地方。为接源头,为了迎接源头而来的水汽。湿,湿润的状态。夜吟,在夜晚继续吟唱。
赏析:此二句通过描绘站在河边墩台上听吹笳声、在夜晚继续吟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