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实苦相,种种含悽酸。
寻常暗饮刃,不在血流川。
受者徇一瞑,见者犹缠牵。
一端偶接触,万象疢当前。
反观傥自觉,不暇人悲怜。
陈陈往不复,孕自无始年。
誓度无量劫,佛力何有焉。
寥廓望前修,褊心遣谁安。
径情绝隐欺,差觉灵均贤。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三台山山居杂诗:这是一首关于隐居生活的诗。”三台山”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地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通常与隐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这可能是一种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人生实苦相,种种含悽酸: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悲伤。”苦相”暗示了生活中的艰辛和不幸,而”含悽酸”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情感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寻常暗饮刃,不在血流川:这句诗意味着生活中的痛苦和困扰往往被忽视或淡化。”暗饮刃”可能比喻隐藏或掩饰痛苦,而”血流川”则是形容痛苦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
受者徇一瞑,见者犹缠牵:这里描述了人们对痛苦的态度。一些人可能会选择逃避或者假装看不见,而另一些人却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一端偶接触,万象疢当前:这句话表明即使是微小的痛苦也足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和生活。这里的”一端”和”万象”都是用来形容痛苦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反观傥自觉,不暇人悲怜: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同情别人的痛苦。这反映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
陈陈往不复,孕自无始年: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循环。”陈陈”可能是指过去的事物或者历史的记忆,而”无始年”则表示从无始以来的时间延续。这里可能是在说人们常常忘记过去的苦难,而只关注眼前的快乐。
誓度无量劫,佛力何有焉: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无量劫”表示无尽的时间和空间,而”佛力何有焉”则是在问佛教的力量是否足够来改变人们的命运。这里的”佛”可能是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寥廓望前修,褊心遣谁安: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前辈的敬仰和对自己心境的反思。”廖廓”可能指空旷、遥远,”前修”则是指前辈或者圣人。”褊心”可能是指狭隘、偏执的心态,而”遣谁安”则是在问这样的心态又该如何得到解决或安慰。
径情绝隐欺,差觉灵均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坦诚和直率的态度。”径情”可能指不加掩饰的情感表达,”绝隐欺”则是在说不再隐藏或者欺骗。”差觉”可能是指稍微能够察觉到,而”灵均贤”则是在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艰难和对痛苦的深入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以及对佛教教义的质疑。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存在的困境。同时,诗人对前辈的敬仰和自己心境的反思,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感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