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东风芳草尽绿,戟辕晓鸣笳鼓。导碧幢、络绎会华林,大旗卷灵龙雕虎。行都建、政事中书主。左右丞、双参开府。据横榻、花簇金狨,试关中、健儿材武。万貔貅星弹,竞发药烟,更萦丝雨。想蓟州、新令肃南塘,立三日、浙兵无语。
银枪队、把滑青泥路,梐楯郎、曾何足数。罥芝盖、密点飘花,举青旗、晚云堆絮。对南山千尺积雪,铁衣竟忘寒冱。看五千、貂锦赛云霞,兼晖映、瑶台琪树。盘马地、万柳垂金缕,怕暮寒、梨花犹舞。报天子、罴卧关门,奏铙歌、一篇朱鹭。

【注释】

正东风:东风劲吹。芳草尽绿:春草已绿。戟辕:用戟作辕的车辆,泛指车。晓鸣笳鼓:拂晓时吹奏笳鼓。导:领路。碧幢:绿色的幢子,这里指军装。络绎:连续不断。会华林:聚集在华林苑。大旗卷灵龙雕虎:旌旗上画着龙和虎。行都建:京城建立新政权。政事:朝廷政务。中书主:主管中书省事务。双参开府:双辅开府任丞相。据横榻:坐卧在横床上。花簇金狨:装饰华丽的金狨坐垫。试关中、健儿材武:考验关中的勇士们是否勇敢善战。万貔貅:形容军队众多像貔貅(一种猛兽)一样凶猛。星弹:如流星般射出的箭。药烟:烟火。更萦丝雨:烟雾缭绕。思蓟州:思念蓟州。蓟州:今北京一带,是宋朝的北方边境。新令肃南塘:新任命的官员严肃对待南塘。浙兵:浙地的军队。语无语:沉默不语。银枪队:手持银枪的士兵队伍。滑青泥:滑过青泥之路,即行军。梐楯郎:盾甲警卫的人。曾何足数:不值得一提。罥芝盖:用带子兜住灵芝盖。密点飘花:密密点缀飘动的花絮。晚云堆絮:傍晚天空中云彩堆积,像棉絮一般。对南山千尺积雪:面对着南山有千尺高的积雪。铁衣竟忘寒冱:铠甲穿得如此坚固以至于忘记了寒冷。看五千、貂锦赛云霞:看着那五千人穿着貂皮衣好像云霞一样美丽。兼晖映、瑶台琪树:同时辉映着瑶台上的琪树玉枝。盘马地:骑马驰骋的地方。万柳垂金缕:万株柳树垂下金色的丝线。怕暮寒、梨花犹舞:担心傍晚的寒冷而使梨花还在空中飞舞。报天子、罴卧关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秋八月,匈奴昆邪王入朝,汉帝置酒张乐,降虏自请为婿,帝以公主妻之,号为亲胡君。”此处以“罴”暗指匈奴昆邪王,意谓昆邪王来朝,天子设宴招待他。奏铙歌:奏《铙歌》。一篇朱鹭:歌颂《铙歌》的第一篇《硃鹭》,这是一首描绘帝王巡游四方、威震四方的诗。

【赏析】

此词是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黄州后所写的政治讽刺诗。全词通过描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揭露了当时政坛上的黑暗腐败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与忧虑之情。

开头两句写景,东风劲吹,春草已绿,战车行进在宽阔的道路上。接着写朝廷的新政权建立,中书省主管政务。朝廷重臣辅佐皇帝,左右丞担任重要职务,双辅开府任丞相。然后写皇帝检阅军队,军队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最后写皇帝巡视边疆,蓟州的新任命官员严肃对待南塘,士兵们勇敢善战,朝廷的威严震慑敌军。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政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与忧虑之情。

接下来几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被贬谪到黄州,生活困苦,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他在黄州期间曾多次游览名胜古迹,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结尾三句写皇帝巡视边疆的情景。皇帝乘坐马车,一路奔驰在辽阔的大地上,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然而,当皇帝来到边塞时,却遭遇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给皇帝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士兵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如此,皇帝仍然坚持巡视边疆,展现了他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形势,揭示了当时政坛上的黑暗腐败现象。同时,通过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与忧虑之情。此外,词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元素,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