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
踏莎行 · 庚午三月十一日,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
(2)庚午:宋神宗熙宁七年。三月十一曰:即三月十一日。
(3)刘郎:三国蜀国后主刘禅的小名。此借指词人自己。
(4)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中为左拾遗,因作《游城南》诗得罪权臣李林甫而贬济州司仓参军。
(5)伤心:此处指伤春之悲。
(6)不辞:不怕。凝伫:久久地凝望着。
【赏析】
上片开头两句“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写梦中所见的一片落花纷飞的景象,以“飘”“接”“舞”三个动词写出了花飞的轻盈和美丽,又用“万点”、“桃花雨”形容其多、美、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接着两句“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则从时间上来写梦醒之后的情景,夕阳西下,斜阳映照着满园的桃花,使桃花的颜色更加红润艳丽,但此时已非梦中之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夕阳渐隐,而自己还在沉浸在梦境之中。最后两句“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写自己对于这种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和无奈之感。因为无法抓住这美好的瞬间,所以只能任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下片开始三句“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由梦中回到现实,想象未来的美好景象,设想桃花再次盛开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自己还会不会有机会再见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不辞”二字表明了对于这种美景的渴望和向往之情。结尾三句“不辞泪眼长凝伫”,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强调了自己面对美景时的心情和感受:既盼望着美景的出现,又害怕美好的事物无法持久,因此总是忍不住要流下眼泪,久久地站在那里凝望。
全词通过对梦境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失落感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