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已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
凡此无非励臣节,监兹可不慎君纲。
象斯睹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
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和赏析能力。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对诗歌内容理解与概括能力的考查,考生要注意答题时做到“全诗把握,要点呈现;既有主干,又有枝叶;既有字面对举,又有语段结合,力求详尽准确。”

  1. 纪文已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纪文,指史可法。史可法的《正气歌》,“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下一片悲”,为人所熟知。纪文已经读懂了这一篇正气歌,我给他留下的谥号还是“忠节”二字,这两个字是对他一生行为的肯定。纪文的“笃”字是褒义词,表示坚定。
  2. 凡此无非励臣节,监兹可不慎君纲:这些行为都是激励臣子忠诚的表率,我们做君主的要时刻警醒自己不可忘记这个榜样。
  3. 象斯睹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像这样的忠臣啊,就像他手中握着的文书一样,我们要时刻抚摸着它,让它永远保存;月夜晴朗的时候,风和日丽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想着那些像他一样的忠臣。
  4. 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像井中之水一样清澈的忠臣啊,你用你的行动书写在书卷里,让后世的人们记住了你的忠贞不屈的精神。
  5. “千秋忠迹表维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虽然死去了,但是,你那忠诚的品质,却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抗清名将史可法的挽联,作者通过赞颂史可法的忠烈精神,表达了对史可法的怀念之情。
    (1)第一句写史可法的事迹。史可法在扬州城破后,被清军所俘,他拒不投降,坚贞不屈。他写下了一首《正气歌》来鼓舞人心,这首作品流传至今。纪文就是读到了这首作品,并且深受感动。“纪文已识一篇笃”一句中的“笃”是“坚定”的意思。
    (2)第二句写史可法的谥号。史可法死后,人们为他写的谥号是“忠节”。
    (3)第三句是说史可法的行为对后人有极大的影响。他的行为成为后人学习的对象;他的言行举止,都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4)第四句是说人们应该以史可法为榜样。人们应该时刻记住他,时时想起他。
    (5)第五句是说人们在月明风清之时,也应该想到像史可法这样的忠臣。
    (6)第六句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这种感情。他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纪念他,把他的精神永远地记在心里。
    (7)最后一句是对史可法一生的评价。他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忠诚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目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