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
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
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
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理解常见古诗文的能力,文化涵义丰富,答题时注意结合语境和标题提示用原文句子回答。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既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作者思想情感及诗词风格特点的把握,同时还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结合题目要求来具体分析作答。
“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首联写张宗苍画惠山时正值南巡,春仲月,即二月春天,诗人乘着小船溯流而上,去往梁溪(今无锡)。“轻舟”指小船;“必先”说明其重要;“溯”是逆流而上的意思;“梁溪”即今江苏省无锡市的梁溪河。
“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石渠”代指惠山,这里指的是惠山的石桥;“陡忆”意思是突然想起;“群瞻”指众目睽睽之下;“跸路”指皇帝的车行道。
“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颔联写诗人想到过去自己曾经游历过江乡(今江苏省南京市一带),而如今却已远离那里了,眼前看到的只是一片春霭(一种烟云气象)。“江乡”泛指江南一带地区,“渺缈”意思是空阔无边的样子;“春霭”指春天里的云雾,“凄凉”意思是冷落萧条,寂寞空虚。
“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宗苍”代指张宗苍;“那往”意为哪里去,“惠山”即惠山寺。“一例”意为一样的意思;“古画题”指古人的画中题词。
【答案】
①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②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③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④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