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已惯何曾悔。短蹇冲泥,那更貂裘敝。自是饥驱宁得已。凄风苦雨偏相戏。
晴光何日方开霁。默坐支颐,压煞重云腻。怪底小鬟能相忆。扫晴娘向檐前系。
【注释】
湘门:地名,在今湖南。
短蹇冲泥:形容行色匆匆,冒雨赶路。
自是饥驱:自然是由于饥饿驱使(的)啊!宁得已:岂能停止?宁:岂;已:止。
凄风苦雨偏相戏:凄凉的风雨偏要捉弄人。
晴光:雨后天晴的阳光。开霁:放晴。
支颐:用手托着腮帮子(沉思的样子)。
压煞:压得很厉害。
扫晴娘:扫去晴朗天气(即雨后晴空)。
系:系住、拴住的意思。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写离别后的愁绪与怨情。首句“别离已惯何曾悔”直抒胸臆,点明题旨。次句“短蹇冲泥,那更貂裘敝”紧承首句,进一步渲染离愁苦况。“短蹇冲泥”指雨中急行。“那更”意为更甚。这一句说明作者在风雨之中急匆匆地赶路,以致连貂皮衣服都磨损了。下句“自是饥驱宁得已”,由上文的描写生发联想,写出了诗人对这场风雨的厌恶之情,并进一步突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宁得已”三字,既表明他无可奈何的心情,也表现了他急于摆脱这种痛苦的要求。“凄风苦雨偏相戏”句,从侧面烘托出他内心的痛苦。这句说凄凉的风雨偏要与他作对,折磨他,表现了他的愁苦之状。
词的下片主要是抒发思念之情。起句“晴光何日方开霁”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什么时候才晴天呢?实际上是说何时才能见到你。“默坐支颐”二句,写自己思念妻子时的情景。“压煞重云腻”用拟人手法写乌云密布,遮蔽天空。“怪底小鬟能相忆”是说妻子的思念之情令人惊讶。“扫晴娘向檐前系”写妻子思念丈夫,盼望雨过天晴,盼望丈夫归来。全词以雨喻情,借写风雨之苦来衬托思念之深,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夫妻团聚的渴望。
此词上阕写雨景,下阕写雨意。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词中将风雨拟人化,生动传神地刻画出风雨的性情,从而表现出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