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满天,平堤外、乱萍初涨。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
曾踏险,瞿塘漾。才会意,沧浪唱。但银瓶索饮,酴醵佳酿。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

【注释】

江村:即《江城子·江村》中的“江城”。

飞絮:柳絮。

重来:又回来了。

东阁:指文坛,也泛指文人的居所。

沧浪:即《江城子·江村》中的“沧浪”,此处指词人自己的居地。

银瓶索饮:指以银瓶盛酒劝饮。酴醵(tú jù):一种花卉名,这里泛指酒。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也泛指高官显宦。

百钱常挂山人杖:形容隐居生活。百钱,指百钱,古代钱币单位;杖,指拐杖,这里泛指行杖、拄杖。

奈此君:指苏轼。不惠不夷间:不施惠于民,不被世人理解。

【赏析】

《江城子》是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创作的一组词,其中《江城子·江村》为其中之一。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初春。当时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江边建起小草堂居住。此作即是他定居江边后所作。首二句描绘一幅春光明媚的景象,“飞絮满天”点明季节为早春。接着描写了春天江边的景色:“平堤外、乱萍初涨。” 接着写景中寓情,暗寓自己对时政的感慨。“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写自己重游故地,不禁感慨万千。“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 这几句写文人雅士们争相赞美东坡的高才,而东坡则自比杜甫、李白,并称其诗可与杜甫之诗相比,可见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评价。“曾踏险,瞿塘漾。才会意,沧浪唱。”“曾踏险”写词人曾在瞿塘峡一带行走,“沧浪唱”则是他在江边饮酒时吟唱的曲子。“但银瓶索饮,酴醵佳酿。” “银瓶索饮”写东坡在酒家沽取美酒的情景,“酴醵佳酿”则是词人对美酒的赞誉。“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 “五岳未周名士屐”,这是说名士们常常穿着登山鞋,足迹遍及五岳名胜,而东坡却不曾涉足。“百钱常挂山人杖”则是说他虽然隐居山林,但却并不清贫,而是有百钱挂在手杖上。结尾两句:“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写苏轼虽身处僻远的黄州,却不被世俗所困,难以描述他的风采。整首词表达了东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官场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