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方高,桃花雨,一村都涨。应自慰,春风未老,故园无恙。篱笋新抽江燕出,芦芽半卷河豚上。豆畦边,荠美采盈筐,东邻饷。
柴门外,微波漾。芳树杪,时禽唱。好邀来春社,细斟家酿。欢喜儿童鸭脚果,逍遥父老蛇条杖。恕余顽、醉后越痴狂,真无状。
满江红
柳浪方高,桃花雨,一村都涨。应自慰,春风未老,故园无恙。篱笋新抽江燕出,芦芽半卷河豚上。豆畦边,荠美采盈筐,东邻饷。
柴门外,微波漾。芳树杪,时禽唱。好邀来春社,细斟家酿。欢喜儿童鸭脚果,逍遥父老蛇条杖。恕余顽、醉后越痴狂,真无状。
【注释】
①柳浪:指柳枝随风飘舞的样子。②桃花雨:即“桃花流水”,形容春天景色明媚,如诗如画。③篱笋:篱笆边的竹笋。④江燕:指在江岸筑巢的燕子。⑤芦芽:指芦苇初生的新芽。⑥豆畦:种豆的菜圃。⑦荠美:荠菜长得很好。⑧东邻:邻居。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任临安通判期间写的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以“柳浪”和“桃花雨”起兴,写春天的江村景色,表现词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承第一句,进一步写江村景色,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同时也表明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第四句紧承第三句,写江村中的景物,表现词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第五句承第四句,写江村中的景物,表现词人对故乡的喜爱之情。最后三句写江村中的人。“柴门外,微波漾”,写江村外的环境;“芳树杪,时禽唱”,写江村中的景物;“好邀来春社,细斟家酿”,写江村中的人物活动。整首词通过丰富的画面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以“柳浪”和“桃花雨”起兴,写春天的江村景色,表现词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承第一句,进一步写江村景色,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同时也表明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第四句紧承第三句,写江村中的景物,表现词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第五句承第四句,写江村中的景物,表现词人对故乡的喜爱之情。最后三句写江村中的人。“柴门外,微波漾”,写江村外的环境;“芳树杪,时禽唱”,写江村中的景物;“好邀来春社,细斟家酿”,写江村中的人物活动。整首词通过丰富的画面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此词语言平易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意境优美动人,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