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天箐木绝人寰,帝力经营列百蛮。
自昔嵎夷曾建宅,尚馀盘古未开山。
朝廷郑重珠崖议,瀛海周遭赤县环。
独怪严霜飞暑路,八同关外振师还。
【注释】
台湾纪事诗:指清朝乾隆年间诗人黄叔墩的《台湾杂咏》组诗。这首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塞天箐木”句:意思是说,台湾岛四面环海,山上生长着密密的森林,与大陆的山川隔绝,好像人间仙境一般。“帝力”句:意思是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开发,但仍然没有开山辟田。“朝廷”句:意思是说,朝廷对台湾非常重视,已经郑重其事地讨论过如何经营和治理的问题了。“瀛海周”三句:意思是说,台湾岛周围是浩瀚的大海,岛上有无数的小岛,就像中国的黄河一样。而八股文的考试制度也从台湾传到了内地。严霜:即寒霜,这里比喻战争的艰苦。振师:指军队出发。还:指胜利归来。
【赏析】
此诗为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黄叔墩赴台巡视后所作,共六首,前五首写景抒怀,末一首叙事抒情,表现了他对台湾开发经营、统一祖国的殷切希望和坚定信念。
第一、二句写台湾的自然景观:四面环海,群峰耸立,林深树密,人烟稀少,犹如人间仙境。“帝力经营列百蛮”,表明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尽管在明朝中叶以后曾受到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但最终被郑成功驱逐。这两句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对殖民者的蔑视。
第三、四句写台湾的历史文化。台湾自古就有先民居住,而且曾经出现过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这些都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土地。“尚馀盘古未开山”一句,既说明台湾的历史悠久,又表明台湾人民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第五、六句写台湾的政治地位。台湾不仅在中国版图上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是海上交通要道。此外,八股文考试制度也是从台湾开始的。这些内容都表明台湾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七、八句写战争的胜利。严霜飞暑路,意即严冬已至,暑夏已去,意味着战斗即将结束,敌人已经投降,胜利就在眼前。“八同关外振师还”中的“八同”,指澎湖群岛,是当时台湾的军事重镇;“关外”,指台湾岛外的海洋,这里指南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喜悦,并寄寓了收复失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