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抛了、西泠词社。又到深秋,菊开篱下。电激流光,一年容易,最堪怕。况兼伤别,云树外、扁舟迓。老柳已无多,怎折赠、柔条盈把。
休舍。待携琴问鹤,不用四愁闲写。乌啼夜冷,好凭吊、故王台榭。第一是、紫蟹银鲈,早梦里、烟波萦惹。任晚雨篷窗,觱栗城头吹哑。

【注释】忍:勉强;又叠前韵再饯同人:指在重阳节时,诗人又与友人登高赏菊。

又:再一次。

电激流光:指秋日的雷电交加。

况:何况。

伤别:离别之痛。

老柳:指柳树。古人以柳叶比喻人的愁绪。“老”是虚词,表示程度。

休:暂且。

携琴问鹤:携带着琴去访求隐士。古代隐士常常喜欢鹤。

不用四愁闲写:不要为忧愁而作诗。四愁,即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所写的《七哀诗》。

乌啼夜冷:乌鸦的叫声使夜晚更加寒冷。

紫蟹银鲈:指美味的螃蟹、鲈鱼。紫蟹是苏州特产,银鲈是杭州特产。

第一是:最美好的事。

任晚雨篷窗,觱栗城头吹哑:任由傍晚细雨淋湿船篷,听那城头上风力强劲的觱栗声。觱栗,又称觱篥,是一种管乐器。

【赏析】此诗为重阳节登高所赋,抒写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风格雄浑豪壮,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格调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忍抛了、西泠词社”,言不忍抛弃西冷(今浙江杭州)词社的聚会。西泠词社,南宋时期著名的词社,其成员多为名门望族子弟,他们多才多艺,擅长诗词,相互切磋,共同研讨,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这种文化氛围的眷恋之情。

“又到深秋,菊开篱下”,言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深秋时节,菊花盛开,开在篱笆边。深秋时节,菊花盛开,是诗人最喜欢的时节之一。他喜欢菊花的高洁品质,也喜欢菊花的美丽色彩。他常常在篱笆边采摘菊花,用它来装饰自己的书房。

“电激流光,一年容易,最堪怕。”电击闪电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秋天,但这样的美景却难以持久,让人不禁感到惋惜。这里的“电激流光”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但同时,它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因为这样的美景并不总是存在的。诗人对此深感忧虑,担心这样的美景无法持久。

“况兼伤别,云树外、扁舟迓。”更何况还要离别,告别朋友。这里的“伤别”,指的是离别的痛苦。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悲伤。他看着远处的云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心中更加难过。他还期待着再次相聚的场景,但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老柳已无多,怎折赠、柔条盈把。”柳树已经老了,不能再生长出新的枝条,我该如何赠送这些柔软的枝条呢?这里的“老柳”,指的是柳树已经老了,无法再继续生长了。诗人看着这些老柳,心中涌起一股感慨之情。他想到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现在却要离开这里,心中不禁感到失落和遗憾。他又想到这些老柳,它们虽然已经老了,但却依然坚韧地生存着,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坚韧不屈的精神。

“休舍。待携琴问鹤,不用四愁闲写。”不要离去。等我拿着琴去访求隐士,不去写那些烦琐的诗篇。这里的“四愁”指的是王粲的《七哀诗》。王粲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的忧愁之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的向往之情。他渴望能够像隐士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宁静。

“乌啼夜冷,好凭吊、故王台榭。”乌鸦的叫声使夜晚更加寒冷,我多么怀念过去的帝王宫殿啊!这里的“乌啼”指的是乌鸦的叫声。诗人听到乌鸦的叫声,不由得想起了过去帝王的宫殿。这些宫殿曾是帝王的居所,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荒凉。诗人在这里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第一是、紫蟹银鲈,早梦里、烟波萦惹。”最重要的是紫蟹和银鲈,让我在梦中都沉浸在烟波之中。这里的“紫蟹”指的是苏州特产的紫蟹,“银鲈”指的是杭州特产的银鲈。这两种美食都是江南地区的特色,诗人在梦中都品尝到了这些美味佳肴。这里的“烟波”,指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诗人在梦中都沉浸在这片美丽的水乡中,感受着江南水乡的魅力。

“任晚雨篷窗,觱栗城头吹哑。”任由傍晚细雨淋湿船篷,听那城头上风力强劲的觱栗声。这里的“晚雨篷窗”,指的是傍晚时分的雨滴打在船篷上的声音。诗人听着这个声音,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之感。而“觱栗城头吹哑”,则是指城头上风力强劲的觱栗声。诗人听着这个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