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异种谁留,檀心初晕犹含冻。轻黄试着,歌翻金缕,晓风吹送。剪蜡王郎,等闲妆点,珠珠成凤。想寿阳阁下,飞来一片,远山际、蜂黄拥。
记否师雄曾梦,月朦胧、拂衣寒重。飒然惊觉,天空云净,翠禽微哢。乳色侵鹅,流光照夜,暗香浮动。愿明年更缀,如来金粟,淡烟低拢。
岭头异种谁留,檀心初晕犹含冻。轻黄试着,歌翻金缕,晓风吹送。剪蜡王郎,等闲妆点,珠珠成凤。想寿阳阁下,飞来一片,远山际、蜂黄拥。
注释:岭头异种是谁留下的呢?它的心就像檀木一样,刚刚有一丝暖意。轻轻的黄色被试出来,歌声在耳边回荡,仿佛金缕被翻动。清晨的微风送来了这香气。剪下蜡梅的枝条,王郎(即王献之)随意地装饰着,像珍珠一样的枝条在阳光下闪耀。
想那寿阳宫里的人儿啊,她一定喜欢这梅花,把它带到她的宫殿里。从远处看,好像蜜蜂围绕着那片花。记得有一次我梦到了师雄(唐代诗人),他正在梦中,月光朦朦胧胧,拂着他的衣襟,感觉寒意袭来。突然间醒来,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开了,一只翠鸟发出轻微的叫声。那梅花的颜色就像鹅奶一样,流光溢彩,照亮了整晚。暗香随风飘散,让人陶醉。我希望能在这明年的冬天,再为你缀上如来佛的金色麦穗,让它淡入烟雾中,轻轻地拢住你的头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腊梅花的高洁品质来表达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腊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岭头异种谁留”,直接点明了腊梅花的特点——它生长在山上,与众不同。这里的“异种”既指腊梅花的独特之处,也暗示了腊梅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次句“檀心初晕犹含冻”则进一步描绘了腊梅花的美丽形态。这里的“檀心”指的是腊梅花的花蕊,而“初晕犹含冻”则描绘出了腊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姿态。
第三句“轻黄试着,歌翻金缕”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腊梅花的歌声。在这里,腊梅花似乎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清晨的微风中翩翩起舞,歌声悠扬。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腊梅花的形态,更赋予了其以人的形象,使得腊梅花更加生动活泼。
接下来的句子“剪蜡王郎,等闲妆点,珠珠成凤”则进一步描绘了腊梅的装饰效果。这里提到了“剪蜡王郎”,即用剪刀修剪腊梅,使其成为精美的饰品。而“珠珠成凤”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腊梅的形状,仿佛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组成了一只美丽的凤凰。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腊梅花的形态,更赋予了其以动物的形象,使得腊梅花更加丰富多彩。
接下来的两句“想寿阳阁下,飞来一片,远山际、蜂黄拥”则进一步描绘了腊梅的来源。这里提到了“寿阳阁下”,即传说中的美女西施所在地。而“飞来一片”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腊梅随风飘落的情景。最后一句“蜂黄拥”则描绘了腊梅的色泽,如同蜜蜂围绕在花朵周围一般。
最后两句“记否师雄曾梦,月朦胧、拂衣寒重”则是对历史人物师雄的梦境进行回忆。在这里,师雄梦见自己身处在朦胧的月色中,衣袂飘飘,感受着寒冷的气息。这个梦境成为了作者对腊梅的一种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的两句“飒然惊觉,天空云净,翠禽微哢”则是描述了作者从梦境中醒来的情景。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散了,只留下翠鸟在枝头鸣叫。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变化,也象征着作者从梦境中清醒过来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腊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腊梅花的美丽、坚韧和高洁的品质。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