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点点,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雪压危桥,月晕闲庭,描写春愁秋怨。芦花港浅参差过,还认是、掠波归燕。带斜阳、时近南楼界出,一绳天远。
总使悬针垂露,只模糊不辨,隶虫符篆。写上征衫,落到寒砧,可也寄封书便。惊弦任尔高飞起,原依约、晴川荒甸。最销魂、暮雨朝云,吹堕平沙难见。
【注释】
雁影:指秋天的雁群。
芦花港:在今江苏无锡市南,因盛产芦苇而得名,有小河通太湖。
征衫:指征衣。
寒砧:指捣衣石。
惊弦:形容雁鸣声高亢。
晴川:晴天的旷野。
销魂:形容极度悲哀,神思恍惚。
朝云暮雨:早晨是云晚上变成雨。原指古代神话中爱情悲剧,后用以比喻易变的男女爱情,也可借指男女之间的感情变化。这里指作者与所爱之人离别后的哀愁。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并略寓离情,下片则以雁为喻,托物言志抒发相思之苦。全词语言清新、明丽,意境幽远。
开头一句“行行点点”,点出了秋日里稀疏的飞雁,接着又连用四个四字短句,描绘出一幅幅秋日黄昏时分,一群群雁鸟掠过天空,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使大地上的景色显得更为凄清的景象,表现了词人对秋日景物的感受,也为全词定下了基调。“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两句进一步描绘雁阵,由“行行点点”到“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这两句的意思是:是谁把淡墨水笔,挥洒于天边,让大雁在天际划过?“雪压危桥,月晕闲庭”,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夜景色。“雪压”、“月晕”“闲庭”等词语都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词人此刻的心情。
“芦花港浅参差过,还认是、掠波归燕。”这三句描写的是傍晚时,一群大雁从芦花港上空掠过,好像要回到南方去。“芦花港浅”“掠波归燕”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雁阵飞翔的场景。
“带斜阳、时近南楼界出,一绳天远。”这三句意思是说夕阳西沉,余晖映照着南面的高楼和远处的天空。这一句既写出了雁阵飞行的速度,又写出了夕阳西沉时的美景,同时也烘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
下面几句则是以雁为喻,托物言志。“总使悬针垂露,只模糊不辨,隶虫符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飞过的雁阵虽然很模糊,但它们的形状却像隶书的篆体一样清晰可辨。“写上征衫,落到寒砧”,雁阵在空中飞翔的时候,就像是给征人们写下了出征的信笺一般;而在雁阵落下的时候,就像是打在了冷冰冰的砧石之上一般。“可也寄封书便”,这里的“可也”表示一种肯定的态度,表示雁阵可以承载书信,让远方的人知道自己的心意。“惊弦任尔高飞起,原依约、晴川荒甸”,这三句意思是说:尽管雁阵高高飞翔起来,但是它们还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飞行着。最后,作者发出感慨:“最销魂、暮雨朝云,吹堕平沙难见。”在这最后的三句话中,作者通过雁阵的飞翔轨迹来暗示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语言清新、明丽,意境幽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富有韵味。同时,它也是一首典型的咏雁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