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知何止,茫茫恨万端。
路长行役苦,梦短到家难。
海国秋风早,孤城落月寒。
床头弹宝剑,独坐夜漫漫。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漂泊在外,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恨意。
路途遥远,行役辛苦,梦中回家的路却如此艰难。
在海国的秋风吹来时,我孤身一人坐在落月下的城楼,感到寒冷刺骨。
床头摆着那把剑,我独自坐着,夜深人静。
注释:
- 瓢城: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城市或他曾经去过的地方。
-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恨万端:有很多的怨恨和不满。
- 路长:形容道路漫长,行走艰辛。行役:出行、旅行。
- 梦短:形容时间过得快,梦境很短。
- 海国:指大海之滨的国家或地区。
- 孤城:指孤独的城池或边远的城镇。
- 弹宝剑:用剑弹奏,可能是指用剑舞动或者挥剑自娱。
- 独坐夜漫漫:独自坐在床上,夜晚漫漫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苦楚。诗人用“漂泊知何止,茫茫恨万端”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流浪生活的感慨和对无尽愁绪的抒发。接下来的“路长行役苦,梦短到家难”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归家的不易。而“海国秋风早,孤城落月寒”则通过对海国和孤城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氛围感和距离感。最后一句“床头弹宝剑,独坐夜漫漫”,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