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数声柝,空庭月自明。
窗疏霜气重,梦短旅魂惊。
佛火淡逾悄,尘心苦益清。
隔墙鸡报晓,齐起又长征。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旅途中夜宿于延令僧舍,写下这首诗。首联写深夜的宁静。颔联写僧人在空庭中打更,而月色自明。颈联写僧人在佛堂里念经,而僧人的念经声却让诗人感到清心寡欲。尾联写僧人在鸡鸣时起床,而僧人的起床声又让诗人感到新的一天即将来临。全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体验。
穷巷数声柝,空庭月自明。
窗疏霜气重,梦短旅魂惊。
佛火淡逾悄,尘心苦益清。
隔墙鸡报晓,齐起又长征。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旅途中夜宿于延令僧舍,写下这首诗。首联写深夜的宁静。颔联写僧人在空庭中打更,而月色自明。颈联写僧人在佛堂里念经,而僧人的念经声却让诗人感到清心寡欲。尾联写僧人在鸡鸣时起床,而僧人的起床声又让诗人感到新的一天即将来临。全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体验。
《杜宇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曹峻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萋萋芳草遍天涯 - 萋萋芳草:形容草丛茂盛,色彩鲜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遍天涯:表示草地遍布整个天涯,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 杜宇声声感岁华 - 杜宇:即杜鹃,是一种叫声凄厉的鸟类。 - 声声:反复、连续地叫着,这里强调了杜鹃叫声的连绵不绝和悲切之情。 - 感岁华:感慨时光流逝
【注释】 吴陵试院:指唐代诗人韩愈、柳宗元等在吴地(今苏州一带)主持的科举考试。见杨花:看到飘飞的杨花,触动思乡之情。 平芜:平坦的田野。 如醉如颠: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那堪:哪里能够承受。 陌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异乡,也指被贬官的地方。 枝头:比喻故乡。 故苑斜阳空有梦:意思是说,在故乡的时候,夕阳西下,自己还幻想着能再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可是现在只能在异乡遥望,只能对着斜阳发呆
杜宇二首 其二 金粉楼台百战场,诗魂唤起恨茫茫。春风春雨愁中夜,江北江南望故乡。 注释:金粉楼台,指的是繁华的宫殿或城市。百战场,指无数的战争场所。诗魂,指诗人的诗歌创作灵感或灵魂。唤起,激发或唤醒。恨茫茫,表示深深遗憾和无奈。春风春雨,春天的风和雨。愁中夜,在忧愁的夜晚。江北江南,分别指长江以北和以南地区。望故乡,望着远方的家乡。便解倒悬,形容摆脱困境后的喜悦。终自苦,最终感到快乐
这首诗是王雨岚对朋友逝去的悼念,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故友存亡感慨多”,诗人感叹自己与友人分别后,对友人的生死安危感到深深的感慨。 第二句“过江名士奈愁何”,诗人感叹自己作为一个过江名士,却无法为朋友排忧解难,只能徒增自己的忧愁。 第三句“乱馀事业心先死”,诗人表达出在战乱之后,自己已经失去了斗志,甚至觉得自己的心也已经死去。 第四句“垂老光阴墨又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游图景。全诗共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 译文 丈人无不称心满意,出门浪荡去逍遥游荡。 手提三尺剑,吐气凌沧洲。 朝关复暮河,风尘满貂裘。 既抱卞和璞,更饭宁戚牛。 世情久颠倒,台隶半公侯。 四海谁知己,请与肉食谋。 宇内丛荆棘,抚心滋百忧。 悲为且饮酒,一饮每十瓯。 男儿志四方,肯作章句囚。 行乐须及早,时往难再留。 乘醉舞长剑
《过漂母祠题壁二首》为清代诗人曹俊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通过描述漂母祠的历史背景和其背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人性中善与恶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具体分析: 诗句释义 1. “自古蛾眉识别真”:“蛾眉”指的是古代美女的眉毛,这里借指有智慧和美貌的女性。诗人通过这句表达自古以来,有智慧和美貌的女性都能辨别真假。 2. “乱离亦有王孙过”:乱离时期也有许多贵族或王室成员经过
【题解】: 《题金筱庄太守抚松图》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对好友金筱庄的赞美,表达了对其政绩和人品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注释】: -大江汇海何冥蒙:大海汇聚于海洋,多么辽阔而神秘啊! -水势欲挈狼山东:水势汹涌澎湃,似乎要把狼山拖入大海。 -谁与中流作砥柱,坐抚琴鹤临蛟宫:谁能够站在河中成为支撑,坐在抚琴的鹤旁面对蛟龙的宫殿? -崇川政绩垂千载
【注释】 折杨柳词:即《折杨柳》曲,是古代汉族民歌,多写离别之情。司马:指翁吉卿,字公弼,号思齐,北宋时人。 石藓河梁女萝碧,生小深闺苦离别——石藓、河梁、女萝碧:都是指送别之地的景物,也暗寓送别之人。石藓,苔藓;河梁,桥梁;女萝碧,指女子的鬓发如绿色女萝般柔美。 柳丝摇曳不可攀,忽忽行期又今夕——柳丝,指柳树的枝条;摇曳,风中摇摆的样子;不可攀,无法攀援;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行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隐士,他的超脱和高洁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他身处红尘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宁静。他弹琴、赏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然而,现实的战争和混乱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奈。他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安宁。 注释: - 不俗自言俗:不把自己看作与众不同的人 - 高隐耐清冷:隐居深山,享受清静的生活 - 俗子讳计俗:普通人害怕被认为是庸俗的人 - 君身具仙骨:你的身体里有着仙人的骨头 -
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记得巡檐索笑时: - 关键词“巡檐”指的是在房屋的檐下走动。 - “索笑”意为寻求笑容,这里指诗人想要寻找欢声笑语。 - 整体意思是诗人在房檐下走动时,总想寻找一些笑声,这反映了诗人对欢乐时光的怀念。 2. 清香一缕度心迟: - “清香”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通常与纯洁、高雅联系在一起。 - “一缕”强调了梅花香气的细微和珍贵。 -
译文 何时才能脱下这身金甲,羁旅之人望着远方。 写诗都是表达怨恨之情,没有梦会回到故乡。 先已衰败的芳草,随风飘零对落花。 秋风渐渐逼近,只能徒叹时光飞逝。 注释: 1. 何日消金甲: 何时能够卸下这身沉重的盔甲。 2. 羁人望眼赊: 被羁绊的人望着远方的眼神显得有些迟滞。 3. 有诗都写恨: 每一首诗都是带着怨恨的情感写出来的。 4. 无梦不还家: 没有一个梦是不想回家的。 5.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译文: 在乱离中失散又重逢,异地突然相见。 握住你的手泪水垂落,关心你的心情和往日不同。 感叹时光匆匆,今日相聚却难长久;情感痛苦深重,往昔情意浓于酒醇。 何况明天就要分别,愁绪难以用美酒相送。 注释: - 喜晤王叔渊别驾即送其之沭阳:高兴地见到王叔渊这位别驾并马上送他前往沭阳。 - 乱离同失路,异地忽相逢
一片云飞堕。乍持来、瑶笺烂漫,郇公五朵。湖海楼头高百尺,也赏绿窗吟课。惭愧杀、论班说左。多少英才门下士,更传灯、分与兰闺火。珠玉似,咳和唾。 愁人今向愁城坐。悔髫龄、涂鸦几字,外间流播。冰雪聪明天付与,未免言之太过。况齿及蛾江血涴。父榇未归儿远适,问孤孀、母子依谁可。将伯告,倘予和。 注释: 金缕曲 · 见《词综续编》:词牌名,又名“台城路”“紫府词”。双调一百零九字,前段十句四平韵
诗句释义: 1. 风雪塞天地,穷途客泪倾。 - “风雪”指的是天气寒冷。 - “塞天地”形容四周被雪覆盖,天地一片茫茫。 - “穷途客”指的是迷路的旅行者。 - “泪倾”表示泪水汹涌而出。 2. 几寒嗟独立,道梗少人行。 - “几寒”指的是天气非常寒冷。 - “嗟独立”表达了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 “道梗少人行”表示道路坎坷,行人稀少。 3. 白日昏无色,栖乌惨不鸣。 -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漂泊在外,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恨意。 路途遥远,行役辛苦,梦中回家的路却如此艰难。 在海国的秋风吹来时,我孤身一人坐在落月下的城楼,感到寒冷刺骨。 床头摆着那把剑,我独自坐着,夜深人静。 注释: - 瓢城: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城市或他曾经去过的地方。 -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恨万端:有很多的怨恨和不满。 - 路长:形容道路漫长,行走艰辛。行役:出行
淮安城楼晚眺和邵轶香韵落日半平野,西风飒飒秋。 乱离归未得,城上独登楼。 故国渺何处,客行增暮愁。 苍茫云树外,帆影落中流。 注释: 1. 落日半平野,西风飒飒秋: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平原上,西风吹过,带来秋天的气息。 2. 乱离归未得,城上独登楼:由于战乱离散未能归来,只能在城楼上独自登高。 3. 故国渺何处,客行增暮愁:故乡在哪里已经模糊不清,而旅途的疲惫又让我更加感到孤独和忧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