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官重见汉威仪,故宫仍是周禾黍。词客吊奇偶经过,野望苍梧涕泪多。
不信禳灾凭属玉,竟符妖谶陷铜驼。沈炯登台空拜表,梁鸿过阙独哀歌。
哀歌莫被中朝怒,拜表幡然念乡士。淮南丛桂娟娟生,不乐留住长安城。
秦嘉上计终思妇,王式徵来本强行。九疑窈窕湘波绿,高楼正临湘水曲。
女儿授学书满床,小妇弹筝美如玉。尽添鸿宝付名山,会听蒲轮动空谷。
君去江干兰自芳,君诗荡气更回肠。欲从无奈湘潭水,我亦金门执戟郎。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千官重见汉威仪,故宫仍是周禾黍。词客吊奇偶经过,野望苍梧涕泪多。
  • “千官重见汉威仪” 表示朝廷官员们再次恢复了汉朝时期的威严。
  • “故宫仍是周禾黍” 暗示尽管王朝更迭,但某些遗迹或象征仍保留如周朝时的禾黍(指古代的粮食)。
  • “词客吊奇偶” 指的是文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反思。
  • “野望苍梧涕泪多” 描述了作者在远望时,因思念故乡而流泪的情景。
  1. 不信禳灾凭属玉,竟符妖谶陷铜驼。沈炯登台空拜表,梁鸿过阙独哀歌。
  • “不信禳灾凭属玉” 表达了不相信通过祭祀可以消除灾难的态度。
  • “竟符妖谶陷铜驼” 指出某种预言或迷信导致了不好的后果。
  • “沈炯登台空拜表” 提到历史上沈炯的事迹,他虽有才华但未得施展。
  • “梁鸿过阙独哀歌” 描述了梁鸿的故事,一个有才的人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
  1. 哀歌莫被中朝怒,拜表幡然念乡士。淮南丛桂娟娟生,不乐留住长安城。
  • “哀歌莫被中朝怒” 表示不要因为哀怨的歌声而被朝廷误解。
  • “拜表幡然念乡士” 描述官员在向朝廷上表时,内心依然怀念家乡和故土。
  • “淮南丛桂娟娟生” 暗指在淮南(今江苏北部)的美景与植物。
  • “不乐留住长安城” 表达了对于留在都城的不情愿,可能因思念家乡或是对现状的不满。
  1. 秦嘉上计终思妇,王式徵来本强行。九疑窈窕湘波绿,高楼正临湘水曲。
  • “秦嘉上计终思妇” 描述秦嘉在执行国家任务后仍然挂念家中的妻子。
  • “王式征来本强行” 说明王式的出使是应朝廷之命,带有强制性。
  • “九疑窈窕湘波绿” 描绘了九嶷山的迷人景色。
  • “高楼正临湘水曲” 描述一座高楼正好俯瞰到湘江的弯曲。
  1. 女儿授学书满床,小妇弹筝美如玉。尽添鸿宝付名山,会听蒲轮动空谷。
  • “女儿授学书满床” 描述了家中女孩子们正在学习写字。
  • “小妇弹筝美如玉” 形容家中的年轻女子弹奏乐器的美妙。
  • “尽添鸿宝付名山” 可能意味着将美好的记忆和传承留给后人。
  • “会听蒲轮动空谷” 描绘一种静谧的场景,人们听到车轮滚动的声音。
  1. 君去江干兰自芳,君诗荡气更回肠。欲从无奈湘潭水,我亦金门执戟郎。
  • “君去江干兰自芳” 描述了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寂寞,以及自然之美依旧。
  • “君诗荡气更回肠” 表明友人的作品触动了作者的情感,使他感到心潮澎湃。
  • “欲从无奈湘潭水” 表达了想要追随友人但又无法实现的无奈。
  • “我亦金门执戟郎” 表示自己也在朝廷任职,虽然身处宫廷,但心境与友人相似。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朝廷、友情、自然美的描绘,诗人抒发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不乏对现实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