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悲鸿燕,谁堪问麦秋。
飘零随远道,涕泪入孤舟。
璧马牛年事,河淮处处忧。
却怜长算少,民命倚阳侯。
注释:
河上
久矣悲鸿燕,谁堪问麦秋。
飘零随远道,涕泪入孤舟。
璧马牛年事,河淮处处忧。
却怜长算少,民命倚阳侯。
赏析:
这首诗以“河上”为题,描绘了一幅黄河边的画面。诗人以鸿雁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民生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译文:
在黄河之上,我常常看到那些悲鸿般的大雁。如今,国家正处在麦收季节,可是谁能想到会这样艰难呢?这些大雁随着风浪漂泊不定,它们的眼泪滴进了我的小船里。
在牛年的时候,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然而,黄河和淮河流域仍然充满了危机和挑战。我不禁想起那位曾经帮助过人民的将军——赵云(赵子龙)。虽然他英勇善战,但最终却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他的命运让人感慨万分,同时也让我想到了国家的未来。
尽管我为国家做出了努力,但是百姓的生命却依然受到威胁。我不禁感到惋惜,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阳侯那样,拥有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来保护人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