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童男女,楼船东复东。
神仙原渺渺,方士竟匆匆。
留种能开国,藏书亦见功。
墓门在何处,翘首海暾红。

【解析】

此诗为《登兖州城楼》,作者在兖州登高时,触景兴怀,写下这首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五百童男女,楼船东复东”,意思是说楼船载着五百童男童女,向东驶去,不知去向。诗人用“五百童男女”的数目来表现楼船众多,用“东复东”来表明楼船行驶的方向,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船行进的速度极快,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印象。“神仙原渺渺,方士竟匆匆”,意思是说神仙本是渺茫无际的,而那些寻仙访道的方士也纷纷匆匆而去。诗人以“渺渺”“茫茫”等词形容神仙的虚无缥缈,表达了对神仙长生不老、永驻人间的美好愿望;用“匆匆”二字,则表现了那些方士急于求仙的心态。这一句既写了楼船的快速,又写神仙之不可得,与第二句相呼应。“留种能开国,藏书亦见功。”意思是说留下种子可以开辟疆土,保存图书也能立下功劳。这两句是说留种开国的功绩与藏书之功同样重要,都值得称颂。第三联“墓门在何处,翘首海暾红”,意思是说墓门究竟在哪里?翘首盼望,只见大海中夕阳映红了半边天。“墓门”即坟墓的门,“海暾红”指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大海。这一联诗人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目光从海上收回,转向了地上,表现出自己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答案】

译文

五百童男女,楼船东复东。

神仙原渺渺,方士竟匆匆。

留种能开国,藏书亦见功。

墓门在何处,翘首海暾红。

赏析

徐福:本名徐市,燕国人。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因齐人徐市上书建议遣童男女入海求仙药,始皇命徐福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到东海蓬莱求得仙药,献给始皇。后率童男女数千人乘船至东海求仙未果,便逃回秦国。始皇大怒,下令发兵追捕,徐福不敢上岸,只好带着童男女逃往海外,一去不复返。徐福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史记以及汉代的汉书。后世诗文里常借徐福故事,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慨。这首诗写的就是徐福的故事。首联交代了徐福的行踪,他率领童男童女乘着楼船,浩浩荡荡地驶向远方。诗人用“东复东”来形容他们行进的速度之快,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速度感,从而引起读者对下文内容的好奇和关注。第二联是对徐福行为的议论,指出徐福的行为虽然荒诞,但是他的目的却是为了寻找神仙,希望长生不老。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仙的想法。第三联是对徐福目的的进一步议论,指出虽然徐福的目的不能实现,但是却因为徐福而留下了后代,并且还把书籍保存下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对于徐福行为的赞扬。最后两联则是诗人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诗人看到徐福留下的墓地,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生死之事,感叹人生短暂。而看到太阳西斜的时候,更是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