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死亦何益,馀生实可哀。
纵云时莫挽,终恨我无才。
身世今萍梗,图书旧劫灰。
家山洋海隔,乡梦又归来。

【注释】

  1. 徒死:白白死去。
  2. 馀生:剩下的生命。
  3. 时莫挽:时光不能挽回。
  4. 无才:没有才能。
  5. 萍梗:浮萍、木梗,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6. 劫灰:指被焚烧后留下的灰烬,比喻残破不堪的家书。
  7. 家山:家乡的山,指故乡。
  8. 洋海隔:隔着海洋,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台南诸友的一首表达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济的感慨之作。全诗以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徒死亦何益”,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认识,认为即使死亡也无济于事,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叹。

“馀生实可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剩余生命的悲哀,这种悲哀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惋惜,更是对生活现状的无奈接受。

接着的两句“纵云时莫挽,终恨我无才”,诗人感叹时光无法挽回,自己没有才能,这是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和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身世今萍梗,图书旧劫灰”,诗人用“萍梗”和“劫灰”两个意象,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家书残破的现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家山洋海隔,乡梦又归来”,诗人通过描写家乡与自己相隔遥远,而自己又常常梦见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这首《寄台南诸友之ㄧ》是一首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家乡的深刻思考和无限眷恋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现实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