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枕城隅,荒城迹欲无。
天容收薄翳,秋色上平芜。
去国鸿离网,归山凤在笯。
时宜都不合,只合灌园夫。

【注释】:

  1. 啸霞楼题壁:指在一座叫啸霞楼的楼壁上题诗。
  2. 别墅枕城隅:别墅建在城外。
  3. 荒城迹欲无:荒废之城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了。
  4. 天容收薄翳:天空中的云层被夕阳收起,阳光照射下来。
  5. 秋色上平芜:秋天的颜色映照在平野上。
  6. 去国鸿离网:离开国家像大雁离开鸟群一样,没有依靠。
  7. 归山凤在笯:回乡像凤凰落在笼子里一样,无法自由飞翔。
  8. 时宜都不合:现在的季节和节气都不适合种庄稼。
  9. 只合灌园夫:只能当一名园丁,种菜养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辞官归田后的闲适心情。首联写“啸霞楼”的位置和环境。“别墅枕城隅”,点明位置。“荒城迹欲无”,写出荒废的景象。颔联描写日落景象和秋色。“天容收薄翳”,“薄翳”指晚霞。“秋色上平芜”,秋色映照着平野。颈联写诗人辞官后的心情。“去国鸿离网”,“鸿离网”比喻辞官归隐。“归山凤在笯”,比喻归隐山林。尾联写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时宜都不合”,“时宜”指农事时节。“只合灌园夫”,“灌园夫”指园艺工作。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作者的感慨和志向。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啸霞楼(据清嘉庆《南丰县志》卷二),在南丰城东,有楼名之。楼前有石台,台下有亭,亭下有池,皆旧传为苏子瞻所建者。苏轼曾登此楼,作《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赤壁赋》等词,又作《江城子》词于其上。今楼已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被贬黄州居住,生活比较安定,心情比较舒畅。他在黄州期间,曾在啸霞楼上题写了这首五言律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