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已三更,当头月色清。
朦胧秋树影,历乱夜泉声。
我自贪斯景,人应悔此行。
对床联好句,不寐到天明。

与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到寺已三更,当头月色清。

朦胧秋树影,历乱夜泉声。

【注释】:

  1. 冈山:即冈山县,这里指冈山的超峰寺。
  2. 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都是作者的朋友。
  3. 遇雨:遇到大雨。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和朋友们在冈山上超峰寺游玩的情景。“到寺已三更,当头月色清”,写他们到得已经很晚了。“三更”,即深夜,是古人计时的时间单位。“当头月色清”,说明天气晴朗。“当头”二字,把月光照在头上的感觉描绘出来。“朦胧秋树影,历乱夜泉声。”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朦胧”,形容树木的枝叶若隐若现;“历乱”,形容水的声音杂乱无章。“我自贪斯景,人应悔此行。”“我自”二字,表明诗人自己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人应悔此行”,则表现了其他人的遗憾之感。
    下二句进一步描绘景物。“我自贪斯景,人应悔此行”中的“我自”和“人应”两个词组,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也暗示了其他人的遗憾之感。然而,这两句并没有表达出诗人的惋惜之情,而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都得到了体现。
    “对床联好句,不寐到天明。”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和朋友们在夜晚一起畅谈的情景的回忆。“对床联好句”,形容他们在夜晚一起畅谈时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美好情景。“不寐到天明”,则表现了他们在夜晚畅谈时的专注和投入。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在夜晚畅谈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