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叉七步萃骚坛,老眼无花仔细看。
知味人应鸡取蹠,闻腥我愧鼠遗肝。
红颜莫作长门怨,白首如歌蜀道难。
此是雕虫称小技,漫呼屈、宋作衙官。
【注释】
八叉七步:形容文才横溢。萃骚坛,聚集在骚坛上。(萃,聚集)知味人应鸡取鹻:意思是有鉴赏眼光的人,应该象公鸡啄食那样地仔细品味文章的精华部分。闻腥我愧鼠遗肝:闻到腥味,我感到惭愧,因为老鼠吃肝(比喻为文之“遗肝”)。红颜莫作长门怨,白首如歌蜀道难:不要让美丽的青春成为哀愁和怨恨;到老年时,要像唱《蜀道难》一样快乐地度过。雕虫小技:指文字技艺。(雕,通“雕”,雕刻的意思)屈、宋:这里泛指屈原、宋玉。衙官:衙门里处理文书工作的差事。衙官,也作书吏、书办等,是古代掌管文书、簿录的小官。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施耐公酬赠之作。施耐公即施闰章,明末文学家、书法家。两人交往甚密,彼此推重。此诗为和韵之作,其用意亦在于酬答。全诗以议论为主,间以形象描写,语言平易自然,不假雕饰,风格质朴而清新可喜。诗中对当时文人崇尚辞藻华美、追求形式技巧的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指出这种作风不过是小技而已。
首联“八叉七步萃骚坛,老眼无花仔细看。”意思是聚集骚坛上文人才子,年老的我没有花的双眼,只能仔细欣赏。“八叉七步”出自汉代张衡《东京赋》:“建金城以为宫兮,列仙卿而为卫。千尺幢以殊目兮,仰攒眉于结轨。立则贯日月,端右正中夏。八叉威凌日,七欃枪指月。”后用以形容文章或书法的造诣高超。“萃骚坛”是指聚集在骚坛上的文人学士。“八叉”、“七步”都是夸张的比喻,用来说明施耐公的文章技艺高超。“老眼无花仔细看”则是说年迈的诗人无法看到华丽的词藻,只能仔细地体会其中的精华。
颔联“知味人应鸡取鹻,闻腥我愧鼠遗肝。”意思是有识之士应该象公鸡啄食一样地仔细品味文章的精华部分;听到腥味,我感到惭愧,因为老鼠吃肝(比喻为文之“遗肝”)。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比喻手法来赞扬施耐公的文章技艺高超。“知味人应鸡取鹻”意思是有鉴赏眼光的人,应该象公鸡啄食那样地仔细品味文章的精华部分。“闻腥我愧鼠遗肝”意思是听到腥味,我感到惭愧,因为老鼠吃肝(比喻为文之“遗肝”)。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比喻手法来赞扬施耐公的文章技艺高超。
颈联“红颜莫作长门怨,白首如歌蜀道难。”意思是不要让美丽的青春成为哀愁和怨恨;到老年时,要像唱《蜀道难》一样快乐地度过。这是一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青春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此是雕虫称小技,漫呼屈、宋作衙官。”意思是这些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随便地称呼屈原、宋玉为衙官。这是一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和对真正才能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真才的赞美和批判。语言平易自然,风格质朴清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