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闻双鹤九皋鸣,雏鹤悠扬老鹤清。
抗手籍、咸齐引重,知音群、纪不相轻。
风尘相士金篦刮,月旦论才玉尺衡。
世有伟人扶汉鼎,南阳诸葛自躬耕。

【注释】

  1. 和施耐公感兴原韵:与施耐公共同吟咏感兴的诗作。
  2. 双鹤九皋鸣:两只仙鹤在九皋(即深山)里鸣叫。
  3. 雏鹤悠扬老鹤清:指年轻的和年长的鹤,前者声音悠扬,后者声音清明。
  4. 抗手籍、咸齐引重,知音群、纪不相轻:意思是说,我们两人都以高尚的节操为重,互相尊重。
  5. 风尘相士金篦刮:比喻人们对于才学的看重如同用金篦子刮去污垢一般。
  6. 月旦论才玉尺衡:比喻人们对于才能的评价如同使用玉尺一样公正。
  7. 世有伟人扶汉鼎:世上有伟大的人物来扶持汉朝的政权。
  8. 南阳诸葛自躬耕:诸葛亮曾躬耕南阳(今河南南阳)以自给自足。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和施耐公同赋《感兴》之题,彼此酬唱,相互唱和。全篇对仗工整,辞采华美,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被世人所重视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联“似闻双鹤九皋鸣,雏鹤悠扬老鹤清。”描绘了一幅画面,两只仙鹤在九皋里鸣叫,年轻的鸟声悠扬而清新,年长的鹤则声音更加清亮。这里的“雏鹤”指的是年轻的人才,“老鹤”指的是年长的人才。通过描绘双鹤在九皋中鸣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学的重视和尊重。他认为,无论是年轻的人才还是年长的人才,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重视。
    颔联“抗手籍、咸齐引重,知音群、纪不相轻。”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诗人认为,他们两人都以高尚的节操为重,互相尊重。这里的“抗手籍”指的是坚持自己的节操,不随波逐流;“咸齐引重”则是说大家都同样重视人才。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
    颈联“风尘相士金篦刮,月旦论才玉尺衡。”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对于才学的看重。诗人用“金篦刮”来形容人们对于才华的渴望如同用金篦子刮去污垢一般,毫不留情;用“月旦论才玉尺衡”来形容人们对于才能的评价如同用玉尺一样公正无私。这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于才学的看重和评价方式,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和期望。
    尾联“世有伟人扶汉鼎,南阳诸葛自躬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诸葛亮,他曾经躬耕南阳以自给自足,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扶持了汉朝的政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也能像他一样保持自己的节操和才华。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和施耐公同赋《感兴》之题,彼此酬唱,相互唱和。全篇对仗工整,辞采华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被世人所重视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