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八月暑云蒸,问俗三台策短藤。
使鲁无鸠思集雁,殴丛有雀畏飞鹰。
昆冈枉令焚炎火,渤海何人理乱绳。
愿采家烝秋实意,登高作赋未为能。

草髯书来黑江松岛游历全岛将枉道过存赋诗以待

南州八月暑云蒸,问俗三台策短藤。

使鲁无鸠思集雁,殴丛有雀畏飞鹰。

昆冈枉令焚炎火,渤海何人理乱绳。

愿采家烝秋实意,登高作赋未为能。

注释:

  1. 南州八月暑云蒸:南州,即南方的州郡。八月,天气炎热。暑云蒸,指暑气蒸腾。
  2. 问俗三台策短藤:三台,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策短藤,比喻用浅显的方法解决问题。
  3. 使鲁无鸠思集雁:使鲁,地名,在这里指代作者所在的地区。鸠,鸟名。思集雁,指鸟类聚集在一起。
  4. 殴丛有雀畏飞鹰:殴丛,丛生的草木。雀,指小鸟。畏飞鹰,害怕飞鹰。
  5. 昆冈枉令焚炎火:昆冈,传说中的一座山。枉令,白白地让。焚炎火,焚烧火焰。
  6. 渤海何人理乱绳:渤海,古代的一个海名。治乱绳,治理混乱的绳子。
  7. 愿采家烝秋实意:家烝,指家中的庄稼。秋实,指秋天成熟的谷物。
  8. 登高作赋未为能:登高,登上高处。作赋,写文章。未为能,还没有做到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草髯书来黑江松岛游历全岛将枉道过存赋诗以待中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慨。
    诗人以“南州八月暑云蒸”开篇,描绘了南方八月的炎热气候,给人一种闷热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问俗三台策短藤”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无奈,认为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是不可能的。然后,诗人以“使鲁无鸠思集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鸟类聚集在一起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现象,而人类却无法掌控。
    诗人以“殴丛有雀畏飞鹰”来描述一种生物的生存状态,鸟儿畏惧飞翔的鹰,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然后,诗人以“昆冈枉令焚炎火”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认为即使是伟大的昆冈山也无法阻挡火焰的蔓延。最后,诗人以“渤海何人理乱绳”来表达自己的疑问,认为即使是大海也无法解决所有的矛盾和纷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社会的忧虑。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和心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