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胆君臣计若何,匆匆又是一年过。
暮春三月今逾朔,去岁兹辰正议和。
莫倚神灵趋铁马,会看荆棘没铜驼。
腐儒一饱虽无策,偻目伤心自纵歌。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郑孝胥的作品,创作于1896年。诗的原文如下:
丙申 1896年3月9日 夜晚有感
尝胆君臣计若何,匆匆又是一年过。
暮春三月今逾朔,去岁兹辰正议和。
莫倚神灵趋铁马,会看荆棘没铜驼。
腐儒一饱虽无策,偻目伤心自纵歌。
注释:
- 丙申:指的是1896年,农历为丙午年,这是中国农历的一个干支纪年。
- 尝胆:比喻为国家的存亡而忍受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 君臣:此处指君臣关系或朝廷内部的关系。
- 匆匆又是一年过: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新的一年。
- 暮春三月今逾朔: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了正月十五,也就是春天已经来到了。这里用”三月”和”朔”(农历每月初一)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去岁兹辰正议和:指的是去年这个时候,国家正在讨论和谈的事情。
- 莫倚神灵趋铁马:意思是不要依赖那些神灵或者英雄人物,不要走向铁马金鞍的道路。
- 会看荆棘没铜驼:意思是说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像荆棘一样丛生,就像铜驼一样被埋没。
- 腐儒一饱虽无策:意思是说作为一个腐儒,虽然能够满足自己的温饱,但是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 偻目伤心自纵歌:意思是说因为眼睛弯曲、心情悲痛,所以只能自己纵情歌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1896年春天夜晚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思考。诗中通过“尝胆”和“正议和”等字眼,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莫倚神灵”、“会看荆棘”等词语,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前途的悲观态度。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壮的情感,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位腐儒所特有的情感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