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车已授绥,画舫待津渡。伫立望去轮,辗转不知处。
感念何时平,释此心神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送别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 墨车已授绥,画舫待津渡。伫立望去轮,辗转不知处。
- “墨车已授绥”中的“墨车”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即马车,而“绥”则是车前的横木,用来控制马匹的。这句话描述了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正在等待渡口的船只来接送乘客。
- “画舫待津渡”中的“画舫”是装饰有绘画的船只,而“津渡”是指河流上用于过渡的建筑物。这句话描绘了画舫正在等待着渡船的到来。
- “伫立望去轮”中“轮”指的是马车或船只上的车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站在河岸上,望着车轮转动的方向,不知道它们将驶向何方。
- “辗转不知处”中的“辗转”表示不断变换方向,而“不知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车轮所去方向的迷茫。
- 感念何时平,释此心神注。
- “感念何时平”中的“平”在这里可能是指平定、安定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期望和渴望。
- “释此心神注”中的“释”是放下的意思,而“注”则是关注、投入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放下对战争和纷争的关注,专注于和平与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马车、画舫、车轮等意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车轮的转动和停歇的描绘,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期待和对战争的反感,体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