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桂留人,今日付谁,聊趁愁边写与。有五老嵯峨,自来庭户。多少神仙境界,恁赋出、孤蓬惊沙句。曰归赋罢,呼猿放鹤,料天难许。羁绪。
托豪素。想觅壑寻邱,幼舆前度。羡结社西泠,旅鸥分住。传有知言作者,入画苑、名防争墩误。转笑我、头白天涯,还梦石湖渔趣。

【注释】

无闷:词牌名,又名“无闷令”。《乐章集》入“中吕调”,双调,七十四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题五峰草堂图卷: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的五峰山下。五老松为钱塘名胜之一,苏轼曾赋诗赞美。

苍虬:苍翠而多枝的龙形木藤。

愔仲:作者友人李公麟。

五老:指钱塘江畔五座山峰。

庭户:指庭院门户。

多少:许多。

孤蓬惊沙句:出自曹操《观沧海》诗句,意为像飞蓬被风吹动一样飘摇不定。

曰归:即《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陶渊明退隐时所作之辞。

呼猿放鹤:指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晋书•隐逸传》载:“陶潜解印绶,将种豆南山,爱菊故人戴逵,自庐山西行三十里,有二贤从游……及去都,遂著‘归去来辞’以申其志。”

羁绪:指羁旅之愁。

豪素:指书法用笔豪放、简练。

觅壑寻邱:意指游览山水名胜。

西泠:杭州西湖西部地名,又称西溪,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

知言:懂得欣赏诗文的人。

防争墩误: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是“防城”与“争堆”两处地名,因东坡与子由的友情而得名。

头白:年老的头发变白了。

石湖:在杭州西湖西北岸,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舜民所居之地。渔趣:指渔民的捕鱼生涯。

赏析:

本词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所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借画卷咏五峰草堂,赞友人李公麟作画高超的技艺以及他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上片起首两句写画中的五峰草堂景色。“苍虬”,即苍劲有力的龙,这里形容松树的苍翠姿态;“留人”,是说松树挽留过客之意。这句的意思是说,松树挽留住客人,今天要把它留给谁呢?“聊趁愁边写与”,是说趁着自己有闲愁的时候,把松树的景象写入诗中。这几句是说,画中有松树,松树又留住过客,诗人正有闲愁,便借写诗的机会来描绘松树之美和自己的感慨。

下片写画中所绘的五峰山景色,并由此联想到李公麟的画风。“五老嵯峨”,是说五峰山势巍峨峻峭,如同五位老者;“自来庭户”,是说自古以来,庭前的门户都是如此;“神仙境界”,是说那境界如神仙居住之处,令人感到神奇莫测;“恁赋出”,是说你笔下才写出这样境界;“孤蓬惊沙句”,是说那孤蓬随风飘动,好似惊飞的芦苇一般;“曰归赋罢”,是说说罢就赋诗,表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呼猿放鹤”,是说放声呼唤猿猴和野鹤自由自在地活动;“料天难许”,是说料想天空也不会允许他长期这样做。这几句是说,李公麟的画笔才思敏捷,一挥而就,画出那仙境般的五峰山,使人们仿佛看到了神清仙逸的境界。接着又说,你笔下才写出那样境界,可是那些栖息在山上的野鹤和野猿,也会被你的画所吸引,纷纷来到画中,自由自在地活动起来。最后一句是说,天空也难以容许他们长此以往自由自在地生活。

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情怀。“托豪素”,是说借助豪放简练的笔墨来表达自己豪迈之情;“想觅壑寻邱”,是说渴望游览山水名胜;“幼舆前度”,是说自己曾经跟随友人一起出游;“羡结社西泠”,是说羡慕陶渊明在西泠结社饮酒的情趣;“旅鸥分住”,是说那些旅居在西泠的野鸥也分到住处;“传有知言作者,入画苑,名防争墩误”,是说传说中有一位懂诗文的人,他的诗句进入了画卷,而“入画苑、名防争墩误”一句则是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还园田”的“园田”二字,意谓画中人物的名字叫做“范防”,这是作者一时玩笑话耳。

这首词通过咏画,赞美了李公麟的绘画才能和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